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宇宙线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物理学 高能物理实验 高能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能物理学相关记录610条 . 查询时间(1.463 秒)
2021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组织专家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2022年运行计划进行了评审。专家组由来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组长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焕乔院士担任。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刘永椿副教授等人提出利用周期脉冲驱动实现原子自旋压缩的方案,能够在常见的耦合系统中制备自旋压缩态,将这种量子态作为干涉仪的输入态,测量精度可达到海森堡极限。研究成果以“Dynamic synthesis of Heisenberg-limited spin squeezing”为题发表于《npj Quantum Information》。
2021年12月16日,经加速器部、束控部以及通用技术部的通力合作,HEPS直线加速器工艺设备支架完成了隧道安装并通过验收。
2021年12月15日至17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简称条财局)组织专家对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LHAASO)项目进行了建安验收。验收分为项目现场和三地视频验收会两个阶段。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7位专家组成。条财局投资与基建项目处骆淑芳处长担任验收专家...
2021年12月13日,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联合中科院金属所、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高性能工程材料建制化平台”(下称平台)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顺利召开。来自合作单位及相关高校研究所的11位院士专家和50多名项目组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启动会。
近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鲁巍教授与高能所CEPC加速器联合团队在反物质尾波加速研究中取得重大原创突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能够稳定高效率地对电子反物质—正电子—进行高品质均匀加速的物理方案(图1)。自尾波加速概念提出四十年来,如何稳定高效的实现高品质正电子加速一直缺乏原理性方案,而这恰恰是尾波加速通向未来新型高能对撞机最关键的一环。相关论文评阅专家对这一工作给出极高评价,认为该方案“是迈向稳定正...
2021年12月9日下午,受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专家在北京市怀柔区对我所“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简称PAPS)项目”进行了工艺设备验收。孟祥敏研究员担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投资与基建项目处处长骆淑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PAPS项目经理潘卫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顾长志,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投资与基建项目处、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在理论上论证了利用加速器产生的相对论高电荷态离子探测氦团簇(4He2)结构的可行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北京谱仪III国际合作组(简称BESIII合作组)对中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实验结果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光子-核子耦合反常的问题,还观测到了中子电磁形状因子随质心能量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结构。该结果于2021年11月8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自然·物理》杂志(Nat. Phys. 17, 1200–1204 (2021))。
宇宙线是在极端天体环境中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是研究众多物理和天文问题如粒子加速、星际介质湍动属性、星际磁场等的重要信使, 是我们观察宇宙的重要窗口。宇宙线在源区被加速至相对论性能量,之后将在银河系磁场中扩散传播,并且经历碰撞碎裂和能量损失等过程。这样的传播过程将使得银河系中存在一个大尺度上处于近似稳衡态的宇宙线“海”,其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平滑,不存在突变。而在宇宙线加速源附近,其尺度相对银河系较小,...
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班毕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毕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挪威卑尔根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从事多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武汉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导。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方面的研究,参加了北京谱仪III等多个国际合作高能物理实验。目前带领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参与了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HCb国际合作组实验。作为整个LHCb中...
本工作主要研究适用于高能宇宙辐射探测(The High Energy cosmic- Radiation Detection, HERD)设施的穿越辐射体。基于北京试验束装置能量为2.5 GeV的E2束流线,设计并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实验方法——电流比值法,测试了规则(PP箔片)和不规则(泡沫、海绵)辐射体的相对TR光产额。同时,为使实验结果更具推广意义,文中还定义了参数χ来表征辐射体的绝对TR光...
近日,中国科协正式公布了2021年“第六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全国共有95篇论文入选(https://www.cast.org.cn/art/2021/10/8/art_458_170145.html),主编与编辑部组织推荐的一篇题为“Back-n white neutron source at CSNS and its applications”的《Nuclear Science and T...
近日,从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退休教师朱栋培教授荣获2021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朱栋培教授2005年退休,现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他长期从事物理教材编审和中学生物理竞赛培训工作。曾获亿利达奖、华为奖、王宽诚奖、东方通信奖、困学守望终身成就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始终坚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年10月19日,《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BESIII)实验精确测量的Ds+ 介子的衰变常数fDs+ 的成果 [Phys. Rev. Lett. 127, 171801 (2021)],这是目前世界上单次测量最精确的结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