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自然地理学相关记录444条 . 查询时间(2.222 秒)
2017年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诞辰430周年。为弘扬徐霞客精神,提振中国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和传播地学文化,实现“文学、地学、自然、文化、科普、旅游、生活”的交相辉映,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与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等单位和团体,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徐霞客地学诗歌散文奖征集活动。中国地质大学教师陈华文凭着《三峡深处美人家》,获得散文二等奖。
近日,我校自然地理与环境地理学刘敏教授团队在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该团队首次从微生物基因水平上揭示了纳米银对水环境氮循环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理,发现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纳米银可通过调控功能微生物的氮代谢过程,降低氮转化效率,促进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产生与排放,从而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使得日益严峻的水体氮污染和全球变化问题雪上加霜。
日前,中国地理学会发布了《关于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系列科技奖励的表彰决定》,地理科学学部教师潘峰华、王帅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称号(全国共10名)。该奖项经过国地理学会各分支结构、各省级地理学会,以及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的提名推荐,并经过中国地理学会奖励专家委员会评审和常务理事会的批准。《决定》中指出:获奖的青年学者,在自身的专业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是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
2017年5月25日,为进一步提升地理资源所主办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研究所、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学术发展需要,经地理资源所研究,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期刊中心”。该中心由宋献方任主任,何书金任常务副主任,刘闯、王立新、朱晓华任副主任。
2017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组织专家,在乌鲁木齐对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包安明研究员和张明理研究员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项目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华南植物园、地理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地球科学处处长段晓男和重点实验室处娄志平研究员、研究所相关领导及项目组骨干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娄志平主持。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12月26日发布消息称,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2017年维加奖将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
12月17日,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在清华大学正式揭晓。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菲尔兹奖得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 薛其坤代表清华大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丘成桐教授是当代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一直为助推中国数学人才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培养了大批的年轻学者和青年才俊。丘成桐科学奖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奖项稳步发展,今...
近日,2016年全球高引作者初步榜单出炉,全球共有3083位学者入选,其中,中国上榜学者183人,仅占全球高引榜单的6%,在工程科学领域入选的42位学者中,哈尔滨工程大学材化学院曹殿学教授和王贵领教授榜上有名。中国入榜高校中清华大学以9人入选的成绩位列中国高校榜首,其余排名靠前的高校还有香港大学、北大、浙大、哈工大等。
2016年10月19日上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浏阳河流域自然资本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浏阳河流域总体生境退化程度较低,生态状况较好。2014年底,世界自然基金会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团队,将InVEST模型用于浏阳河流域自然资本评估,以期为流域内的管理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认识、利用和保护流域自然资本提供科技支撑。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5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名单,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榜上有名。这是我校获批的首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标志着学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取得了又一项重大突破。
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演变及环境生态效应与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季节性受淹湖泊洲滩湿地水文与植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和江西省重大生态安全问题监控协同创新专项研究“鄱阳湖湖泊流域水文过程与湖泊水量变化的模拟研究”等项目,张奇项目组于2015年12月13-18日对鄱阳湖典型湖区开展了水文和湿地植物的观测与调查。调查区域主要包括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南...
湿地生态系统中,泥沙淤积常伴随洪水的发生而发生。尤其是对于水库、通江湖泊、洪泛平原及三角洲湿地而言,泥沙淤积是一种常见现象,并在湿地植被演替中扮演重要角色。
根据《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评选办法》,2015年开展了“第六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评选活动。经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提名、专门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可,并经过中国地理学会十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授予 许世远、许学强二位教授“第六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编的《湖泊调查技术规程》一书在科学出版社顺利出版。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作为一种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独特资源,在供水、防洪、航运、养殖、旅游及维系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湖泊水体、湖泊生物、湖泊沉积物构成完整的湖泊生态系统,获取上述各单元的数据是开展湖泊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提,通过对湖泊水质、水量、生物资源、沉积物底质调查,可以...
2015年7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生宇等科研人员发明的“一种全向输沙监测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210245155.2)。 该发明涉及一种全向输沙监测方法,该方法中所涉及的测定仪是由地上组块和地下组块两大部分组成,地上和地下部分可以连接和拆卸。选择风沙观测点,在地上挖坑,将测定仪的地下组块竖直放入坑内,在地上和地下组块之间设有地面保护环,将观测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