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肿瘤预防学 实验肿瘤学 肿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肿瘤学相关记录3463条 . 查询时间(1.522 秒)
2024年3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亚平领衔研发的抗肿瘤1类新药HLN601脂质体,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确诊时,多已有广泛转移,手术切除率低,胰腺癌预后极差。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目前,胰腺癌的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但疗效有限。
日前,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英才副教授吕春婉团队成功研发新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药物,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纳米》。
一项针对小鼠的研究表明,一种涉及声音和闪光的阿尔茨海默病实验疗法可能有助于预防癌症治疗后的认知问题,后者有时也被称为化疗脑。2024年23月6日,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
近日,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以原创性论著形式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胰腺外科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成功建立了一项基于质谱检测的囊液糖蛋白组学检测分析技术,发现了一组可协助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囊液糖蛋白标志物,为胰腺囊性肿瘤的综合诊治体系提供了新型诊断标志物。
冻干技术可以维持住食物的色香味,并能将食品内大部分的营养物质保留下来,科研人员是否也可通过冻干一些肌体组织,保持其内部的有效成分和结构,作为一种活性材料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性,并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呢?
90%肠癌患者无免疫药物可用?2024年3月4日,一项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开展的全国多中心CAPability-01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医学》。该原创免疫治疗新方案,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近4倍。
2024年3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张晓明研究员与复旦大学高强教授、樊嘉院士及杨力研究员合作,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Neutrophil profiling illuminates anti-tumor antigen-presenting potency”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具有抗原递呈能力的MHCII+中性粒细胞的抗肿瘤特性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近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3年批次立项项目公布,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学科团队“晚期前列腺癌免疫联合多模态诊疗技术的创立与临床推广”项目荣获立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肿瘤学科带头人赵建夫主任医师为项目负责人。
2024年2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季红斌研究组联合纽约大学医学院Kwok-Kin Wong团队,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Andrew J. Aguirre团队以及清华大学张奇伟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Adeno-to-squamous transition drives resistance to KR...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范克龙研究员团队在纳米酶模拟中性粒细胞多酶级联催化治疗肿瘤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2024年2月22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英国科学家针对27项研究开展了一项回顾性分析,揭示了空气污染与癌症之间令人担忧的联系。分析报告称,空气污染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有关。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中,人们患乳腺癌的几率会增加45%;患前列腺癌的几率会增加20%—28%。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抗癌研究》杂志。
纳米酶是一类新型催化剂,能够在生理或低温/高温条件下催化酶的底物,作为天然酶的替代品服务于人类健康。鉴于纳米酶的独特性,及其比天然酶稳定、可控、多功能且更容易大规模生产的特点,如今纳米酶已发展成为新兴交叉学科,其应用研究也从体外诊断发展到体内催化治疗。
“如今,不能只用科学或生物学的方法进行肿瘤防治,必须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全面系统认识人和人体,必须走向整合医学时代。”2024年2月27日,《健康开新年——肿瘤防治之我见》健康大讲堂在西安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分享的观点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2024年1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研究组、季红斌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研究组和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张鹏教授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 “Prote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dentifies biological...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江一舟团队,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黄薇团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石乐明/郑媛婷团队协同攻关,绘制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亚洲人群全乳腺癌多维组学图谱,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癌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