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药学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1.793 秒)
2024年4月24日,罗彻斯特大学助理教授、2006级山东大学校友孙红英,应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宗文的邀请参加了 “格微致知—研究生创新特色课程”。孙红英以“Longitudinal Changes in Cognitive Function i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of Patients with Lymphoma Treated with Chemothe...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研究团队在Phytomedicine上发表论文,题为“Antidiabetic action of the Chinese formula Shouhuitongbian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 of gut microbiota”。该研究通过分子网络技术表征了首荟通便胶囊(S...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王奇慧研究员团队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PloS Pathogens发表题为“Broad-spectrum Delta-BA.2 tandem-fused heterodimer mRNA vaccine delivered by lipopolyplex” 的研究论文,针对新冠Omicron变异株研发设计了一种基于LPP(lipopoly...
2024年4月9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胡文君副教授和刘钢教授团队在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发表了题目为“Nanoplasmonic Affinity Analysis System for Molecular Screening Based on Bright-Field Imag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出了基于普通 LED 白光照明的明场反射成...
报告题目:基于活体微生物的免疫细胞肿瘤治疗。报告人:华子春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3月30日14:30-16:00。报告地点: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二楼大会议室。邀请人:杨祥良教授。
报告题目:我国高端制剂从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发展的战略思考。报告人:陆伟跃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3月30日16:00-17:30。报告地点: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二楼大会议室。邀请人:杨祥良教授。
2024年3月27日,复旦大学王宾教授受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兆琦院士邀请,参加了“格微致知—研究生创新特色课程”,作了题为《创新疫苗佐剂和递送技术研发》的报告,国重室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课程。课程由汪兆琦院士主持。
为深化“科创中国”建设,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效能,2023年12月20-22日,中国微生物学会“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团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及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交流探讨。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史大永教授团队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IF=7.3)上发表了题为“Advances in development of selective anti-tumor inhibitors that target PARP-1”的综述论文。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刘芳、博士研究生陈家树为论文共同一作,...
了解纳米药物的细胞内行为和受纳米材料-生物相互作用影响的亚细胞结构的形态变化,是研究纳米药物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解析纳米药物-细胞互作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对于准确把握纳米药物的生物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效低毒纳米药物的精确设计和临床转化提供指导和支持。生物微环境和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及胞内纳米药物化学形态的动态变化等为纳米尺度下单细胞的原位无标记分析带来了挑战。
2023年10月27日,香港理工大学李铭源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基于基因组测序及模式生物斑马鱼对环境检测及天然药物发现的研究》的学术报告。该讲座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23年第22期。
(1)围绕花菁类分子骨架,通过分子结构的调试,以达到预期光敏特性和生物学效应目标的相关工作;拟通过进一步开展药效学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发展具有开发前景的临床前候选成像、光疗分子或递送体系。(2)基于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预测与测定分子量、解离常数、亲水亲油性、溶解度等理化性质,了解跨过吸收屏障的能力(如胃肠道上皮细胞屏障、血脑屏障、皮肤角质屏障、眼角膜屏障等),总结BCS分类经验,认识分子的体内转...
2023年9月26日,海南大学食品学院与工程学院及全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张家超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个体药物反应”的认识” 从益生菌与洛伐他汀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发表于微生物组高水平期刊《Microbiome》(中国科学院大类1区Top期刊,IF=15.5)。研究团队首次阐明了热带益生菌A5对洛伐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的缓解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继稳团队与临港实验室研究员殷宪振、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Abid Naeem等合作,在ACS Molecular Pharmaceutics上,发表了综述文章(当期封面)。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骞爱荣教授研究团队在重组小核酸抗病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研究发现靶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ORF7基因的重组siRNA(r/si-ORF7)对VZV感染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为抗病毒治疗重组小核酸药物研发提供了研究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Cell & Bioscience(中科院2区,IF:7.5)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