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相关记录27225条 . 查询时间(3.438 秒)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作物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刘慧泉教授课题组揭示了真菌中A-to-I mRNA编辑的酶复合体,并明确了其起源、进化和调控机制,为真菌病害防控和基因编辑工具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近期,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质资源转化团队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降解酶的改造及高效生产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2024年1月12日下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生物系助理教授Rafael Pinilla Redondo应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佘群新教授的邀请,做客“山海知微”系列论坛,并作了题为“Phages suppress CRISPR-Cas immunity via RNA-based anti-CRISPRs”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佘群新教授主持。重点实验室约50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俊坚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孔德良团队在《自然—植物》上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运用核磁共振,解析了热带树种细根分子水平碳性状,阐释了分子水平碳性状在塑造细根多维经济性状空间方面的潜在作用。
去除过量的氮,对于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恢复至关重要。湖泊中由微生物介导的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是脱氮的重要机制。湖泊生态系统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外来沉水植物入侵风险和微塑料污染。入侵沉水植物在根系分泌有机物、氮同化效率等方面与本地沉水植物存在差异,会改变沉积物的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微塑料可以直接改变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通过影响沉水植物生长间接地影响硝酸盐异化还原速率以及各过程的相互关系。然而,在微塑料...
糖作为生命体系中三大聚合物分子之一,具有远超核酸和蛋白的复杂结构。实现高效的糖结构鉴定和序列解析是开展糖类物质活性与功能研究的基础,是推动糖科学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前期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高召兵联合攻关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后的生物纳米孔描绘了糖官能团的电信号指纹图谱,将纳米孔在糖领域的研究从“糖检测”推进至“糖测序”阶段,纳米孔糖测序已成为研究热点。糖的结构复杂,具备对复杂聚...
紫外光(UV)是一种具有高能量的电磁辐射(200-400 nm)。早在一百二十年前,尼尔斯·瑞伯格·芬森发明了基于紫外光的皮肤结核病(寻常狼疮)光疗方法,获得了诺贝尔奖。一百多年后,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的流行,紫外光凭借其强大的杀菌功能再次引起广泛关注。紫外光在工业和医疗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杀菌消毒、植物生长照明、光疗和防伪等。然而,高效紫外发光材料和设备的发展却落后于同类可见光发光产...
炎热的天气里,一杯香甜的果汁很快就会变质,有时还会产生酒精味。这很可能是一种“擅长”将葡萄糖和果糖转化为乙醇的细菌在“作祟”。
2024年5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钟劲研究组的研究论文:A novel BSL-2 Lassa virus reverse geneticssystemmodeling the complete viral life cycle。拉沙病毒(Lassa virus, LASV)可感染人类,导致拉沙出血...
2024年5月2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天然产物及糖工程研究组(1805组)尹恒研究员团队在农药高效利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传统农药剂型在作物叶片的附着力较弱,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导致只有小部分活性成分被目标生物所利用,这是导致农药过度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农药利用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纳米农药可改善农药有效...
2024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团队在我国自主创办的英文期刊《细胞研究》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在琥珀酸激活人源琥珀酸受体SUCR1的结构基础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
近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在菌物学研究领域期刊《菌物研究》在线发表题为“采自中国秦岭的拟蜡伞属1新种”的研究论文,发布了一个秦岭地区大型真菌新种——宁陕拟蜡伞(Hygrophoropsis ningshanica)。
近日,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比率型赤霉素(GA)信号生物传感器,首次揭示了GA信号在茎尖分生组织(SAM)的分布模式,发现了GA信号通过调节细胞分裂面方向调控SAM中节间细胞特化的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2024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Andrew  E.Teschendorff研究组在学术期刊Nature Aging上,发表了标题为“Quantifying the stochastic component of epigenetic aging”的研究论文。文章论证了表观遗传时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自诱导随机DNA甲基化变化的生物机制,表明表观遗传时钟在预测实际年龄...
2024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activation and G-protein coupling selectivity of human succinate receptor SUCR1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琥珀酸激活人源琥珀酸受体SUCR1的结构基础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