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核物理学 >>> 轻粒子核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轻粒子核物理学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1.806 秒)
捷克与美国合作开展μ子研究     捷克  美国  μ子       2024/1/17
捷克超强激光光束线中心(ELI Beamlines)将与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等合作开展ICMuS2计划,研究用于科学和安全用途的μ子源。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利用光加速石墨烯质子传输的方法,可能会改变氢气产生方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天普大学、波兰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使用超级计算机预测质子内部上夸克和下夸克的电荷、动量及其他属性的空间分布。该研究发表在《物理评论D》(Physical Review D)上,揭示了上下夸克之间关键差异,并首次利用新的理论方法获得了质子内夸克的高分辨率图。
At the time of the Big Bang, 13.8 billion years ago, every particle of matter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produced together with an antimatter equivalent of opposite electrical charge. But in the present-...
On 15 June, join CERN, Fermilab and Sanford Underground Research Facility (SURF) for an interactive livestream that will take you on a journey of the Deep Underground Neutrino Experiment (DUNE). The C...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conducted by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scientists including Joshua Klein, the Edmund J. and Louise W. Kahn Term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Arts...
Today, at the Moriond conference, the ATLAS and CMS collaborations have both presented the observation of a very rare process: the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of four top quarks. They were observed using ...
Today the international LHCb collaboration at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 presented new measurements of rare particle transformations, or decays, that provide one of the highest-precision tests ye...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HCb实验近期观测到一个新的五夸克态存在的迹象。中国科学院大学粒子物理LHCb实验团队的傅金林副教授和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的科学家合作,在这项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结果2022年2月7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并选为当期编辑推荐文章(Editors’ Suggestion)。
Zoom into an online particle physics conference, and the chances are you’ll hear the term muon anomaly. This is a longstanding tension with the 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 physics, seen in the magnetis...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高能物理实验组李强研究员团队提出新对撞机概念——不对称能量的新型轻子对撞机。该研究近期发表于《Advances in High Energy Physics》。粒子物理权威媒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快报》(CERN Courier) 在2021年3—4月刊上也以新闻摘要(News Digest)形式对该研究进行了报道。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紧凑渺子线圈(CMS)国际合作组近日发布了其寻找第三代轻子夸克的最新结果:他们未曾在质子-质子对撞中发现第三代轻子夸克的“芳踪”,但对其质量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这种粒子的质量至少为0.98—1.73太电子伏特(TeV,万亿电子伏特),这是科学家迄今对这一粒子进行的最严苛质量限定。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用微波替代常用的激光束,让两个独立的离子(带电原子)发生量子纠缠,这表明,智能手机中采用的微型化商用微波技术可取代量子计算机要求的房间大小的“激光器阵列”,这将大大减小量子计算机的“块头”。最新研究发表在8月1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量子计算机主要利用量子物理学的“奇异”规则来解决某些问题,量子纠缠对量子计算机的信息传输和纠错至关重要...
6-Apr-2007,LIVERMORE, Calif. -- Livermore researchers have moved one step closer to being able to turn on and off the decay of a nuclear isomer.
新安晚报2005年8月10日讯 中国科技大学两位校友最新发现一种奇特粒子,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1974年发现的粒子“更值得惊喜”。目前,这一发现成果已引起国际物理界的强烈关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