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相关记录266条 . 查询时间(2.228 秒)
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就利用树根创造出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根的艺术可谓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用树根作锄松土,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便用树根制作随葬品。根艺与文学、诗歌以及其他艺术一样,都是人类从劳动中产生出来的。湖北根艺一样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浅谈土家鞋垫的扎花艺术     土家  鞋垫  扎花艺术       2012/9/17
土家鞋垫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土家人特别是土家女人非常重要。在农村,衡量一个女人是否能干的标准往往通过针线活来体现。土家鞋垫是土家女人针线活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农闲时,土家女人们就会纳鞋做鞋垫,并且通过各种颜色的粗细线在上面扎出许多花样来,随着使用鞋垫的人的年龄、辈份、性别的不同,土家鞋垫的花样也随之变化。下面我们根据土家鞋垫的扎花方式、内涵来分析扎花艺术的来源范围。
黔东北土家族的傩堂戏文化       东北  土家族  傩堂戏  文化       2012/9/14
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不同,创造的文化当然有差异;凭借这种特有的文化,他们又结成一个个社会聚合体——民族;同一民族的成员凭借其特有文化,去征服、改造和利用其生存环境,以创造所有成员的全部生存条件,维系该民族的延续。在这个连环套中,最关键的中间环节的是文化。文化是研究民族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前人经过努力, 目前学术界倾向于用下述定义去阐明我们所讨论的文化。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这里指民族)...
傩言腔 高望界山地亘古的天籁     傩言腔  高望界  山地    天籁       2012/9/14
傩言腔是一种传统山歌唱腔,流传于古丈县和沅陵县交界的高望界山地。缘于这一带旧属沅陵和永顺管辖,加之世代栖居于此的讲乡话人是一个语蔫不详的弱势族群,演绎的传统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深入,2009年6月,经过古丈县民保中心发掘整理,申报为湘西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笔者认为就傩言腔而言,希望和众多人士商榷,放下畛域之说偏袒之分返朴归真,唯求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本...
湘西土家族傩戏略考     湘西  土家族  傩戏       2012/9/1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湘西土家族地区流行着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还傩愿”。在这种大型祭仪活动中,歌唱、器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种原因,“还傩愿”活动逐渐势衰,直至消亡。但是,其中的歌唱曲调、器乐曲牌、戏剧剧目等则以另一种面目在民间顽强地流传着,缓慢地演变着。1981年,在湖南省大庸禹溪发现了清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抄本《姜女戏》,之后,又于1990...
土家民居建筑是土家民族文化的有形载体,它的建造过程、结构功能、外观造型、室内空间营造及装饰图案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一定的文化观念,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土家族民居的形式主要是以吊脚楼群为主,十分讲究房屋的内涵与实用性。根据地形,吊脚楼多分半截住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尽吊、临水吊、跨峡过涧吊,富足人家还特别注重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
认真聆听和逐句翻译“蒙面情歌”后,笔者发现了它的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蒙面情歌” 音律比较单一,因为它是一种从日常生活中创作和传习的口头诗歌,音律起伏基于日常的对话。正如元江县民族歌谣专家谢光庭说的那样,“少数民族的歌曲最重要的特点是简单,就像对话一样,因为他们的目的在于情感交流。所以,他们唱歌的音调与说话的音调差别不大。”
对宗教和民间信仰仪式之音乐的关注和研究,在中外音乐学术界并非新事。国外最早研究作为仪式不可缺少内容的音乐、并把仪式与其中之音乐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研究对象的,就是民族音乐学,它以D.P.麦卡莱斯特(D. P. McAllester)对美国纳瓦霍印安人的仪式进行的调查和研究(McAllester 1954)为第一个范例。[1]在国内,1945年陈国符先生写成的《道教斋醮仪源流考》一书,较早给予道教的科...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也不例外。从我国西南地区而言,怎样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保护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涉及的问题很多,因篇幅所限,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四个问题:一、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的现状;二、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其利弊;三、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的现状;四、...
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学被重视,被记录和翻译的过程,与各时期特殊的社会思想、学术主张有很大的关系。苗族民间文学自被记录、翻译以来所形成的简史,是我们观察这些文化活动的背景的一面镜子。本文只涉及歌谣,因为故事传说的收集基本上还没有“记录”“翻译”可言,不论外民族或本民族收集者,大多是在听了讲述,回来再根据回忆进行“创作”的,尤其是本民族的收集者,许多情况下是把这些故事传说“腹译”成汉语的。同时,对待少数民...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汇聚着54个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灿烂文化,国发二号文件把我省定位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这为发掘我省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开拓和引领作用。日前,在贵阳市民间文化交流促进会成立大会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苗学会会长杨光林,对我省民族民间文化作了专题发言。会后,本报记者对杨光林作了专...
傣族水井及其文化意蕴浅探     傣族  水井  造型艺术  文化       2012/8/24
傣族水井的建筑造型独特,它融雕塑、绘画和实用为一体,是傣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它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信息,传达出傣族具有小乘佛教信仰和原始宗教信仰相互结合的宗教信仰特征,以及傣族人爱水、喜水的水的文化特征和道德观念等。作为一种优良的传统文化,傣族水井值得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和利用。
贵州省麻山深处,苗家东郎(歌师)们在千年如一日地传承着古老的英雄史诗《亚鲁王》。2012年,经过3年的采集整理,在中国民协和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资助下,《亚鲁王》第一部共10819行的内容终于得以出版。《亚鲁王》成为自《格萨尔王传》、《伊玛堪》、《江格尔》、《黑暗传》等之后,又一部民族长篇英雄史诗。而早在2011年,仍在“抢救中”的《亚鲁王》就以其珍贵的文化价值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与其同...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是中华舞蹈史和中国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集体传衍、不断积累发展形成的,具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各民族在民俗事象中通过歌舞形成表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知识等,宣传教化自娱自乐,且相沿至今。少数民族舞蹈史基本上是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史。少数民族舞蹈在很早以前就不断传入内地,并对中原王朝宫廷乐舞产生深刻影响,其中一些民族成为中原...
本文在世界传统舞蹈的人文格局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对东、西方传统舞蹈形态进行了比较,进而阐明了东方传统舞蹈的新世纪精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