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植物生理学相关记录908条 . 查询时间(2.41 秒)
兰州大学植物生理学理论课及实验课是在吕忠恕先生指导下于1952年设立的,随后在梁厚果、张承烈和曹仪植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引领课程改革与创新。课程团队于2019年完成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视频录制,于10月份在线运行(超星学习通)。此后,由线下教学改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内容涵盖了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激素、光控发育、逆境生理等实验内容。该课程将不断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为提高学...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科研团队介绍:团队负责人:岳明 二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团队致力于探讨环境变化对子代植物的隔代效应以及克隆植物信号分子转导等,同时为干旱区土质边坡和石质边坡植被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建立相应的护坡技术体系。
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给了我们启发。光合作用的本质是能量固定的过程。以人工方法实现光合作用的研究持续了很多年,有光催化、电催化、热催化、酶催化等技术路线。这些研究正朝着不断提高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方向前进。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逆境发育生物学课题组RNA的二级结构在病毒和原核生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在真核生物中,尤其是植物及逆境胁迫应答过程中,还不清楚,因此,我们感兴趣的是环境信号如何调控了RNA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其在植物发育及胁迫应答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前期工作开发了通过高通量测序快速且高效地检测植物体内RNA结构组的方法(Structure-seq2),并以此为工具...
近日,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员姜闯道等与合作者在《植物生理学》上发表研究,揭示了田间波动光环境影响玉米产量的光合作用机制。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含实验) 课程团队介绍。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逆境适应机理与定向育种学科团队介绍。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跨膜离子转运及分子育种学科团队介绍。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盐碱胁迫适应机制学科团队介绍。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共生固氮与逆境适应学科团队介绍。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逆境适应及应用学科团队介绍。
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章程。
黄振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旱区植被生态适应性研究,开展种子生态与植被更新、植被恢复与技术试验示范等方面的研究。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和中科院课题多项,在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Oecologia、Annals of Botan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2011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目前担任Plant Physiology and B...
张文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院人才引进终期评估优秀者。先后担任New Phytologist (2007-2011),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8-2015),BMC Plant Biology (2012-2020)、AoB ...
王仁忠,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种群生态学、生理生态学、植物功能型生态学、大尺度生理学(Macrophysiology)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广布种植物种群对大尺度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和适应策略、全国区域尺度C4植物的地理分异规律和格局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先后主持国家重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