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生物学 酶学相关记录95条 . 查询时间(0.16 秒)
为了改善天然胰蛋白酶和去折叠胰蛋白酶的酶学性能,采用单-6-脱氧-6-胺基-β-环糊精(CDAN)对它们进行修饰,研究CDAN对它们的相对活性、动力学参数、热稳定性、自溶性及在尿素溶液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DAN修饰明显降低了天然和去折叠胰蛋白酶的米氏常数并提高了它们的催化效率,其中去折叠胰蛋白酶的变化最显著(p0.05),修饰前后去折叠胰蛋白酶的Km值分别为0.35×10-3mol/L和0...
通过Fe3O4磁核与海藻酸钠明胶制备磁性复合载体,戊二醛交联后协同对果胶酶进行固定化,并研究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比较研究了固定化酶与溶液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在Fe2+(5mol/L)∶Fe3+(5mol/L)体积比为0.75∶1的溶液中,制备Fe3O4磁核;3.5%海藻酸钠与3.0%明胶以2.5∶1的体积比,加入3.0mg/m L Fe3O4磁核量,在体积分...
通过对已构建的β-CGTase质粒载体采用一步PCR法进行大片段基因的定点突变,得到三个带有突变位点的质粒载体,并将其进行转化得到突变菌株。分析突变酶的酶学性质并与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比较,结果表明突变酶酶活力提高到原酶活力的1.6倍以上,且突变酶作用的最适温度60℃、最适p H6.0、在60℃下和p H5~8范围内均非常稳定,经方差分析突变酶与原酶的酶学性质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酶活...
对Enterococcus faecalis SK32.001所产的精氨酸脱亚胺酶(ADI)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细胞破碎,硫酸铵沉淀,Hi Prep Q FF 16/10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等纯化方法获得电泳纯精氨酸脱亚胺酶,分子量约为42ku,催化最适温度和p H分别为50℃和6.5,在30~40℃和p H5.5~7.5时较稳定。不同浓度的...
以脱淀粉麦麸作为底物测定小麦阿魏酸酯酶的酶活,探讨了小麦阿魏酸酯酶的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阿魏酸酯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酶活为0.126 U/g;最适反应p H为6.0,酶活为0.125 U/g;在25~35℃保存120 min比较稳定,存活率在97.9%以上;60℃保温120 min,酶的存活率仅为4.6%,基本失活;65、70、75℃保存时,分别在80、20、10 min的时候,酶失活;阿...
通过对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突变后的抗吡虫啉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的继续筛选,明确该种群的抗性发展规律以及对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和噻虫胺的交互抗性及相关酶学机理。【方法】采用浸渍法连续对抗吡虫啉棉蚜进行室内筛选、测定噻虫胺和啶虫脒对抗吡虫啉棉蚜种群的毒力;选择LC20剂量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胺处理抗性棉蚜,采用生化分析法测定其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
2013年9月13至14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举办了首届酶学与酶工程研讨班。该研讨班意在加强学术交流,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和研究生在酶学和酶工程领域的研究水平。生物所副所长刘庆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全国12个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专家、青年学者和研究生70余人参加了研讨班。
烯烃不对称还原是制备有机合成砌块和医药中间体——手性烷烃化合物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该领域中,生物催化剂因其优秀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及广泛的底物谱而越来越受到化学家们的青睐。但目前烯醇还原酶的发掘和利用工作还远远不够。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新酶,同时发展异源表达的重组烯醇还原酶在不对称还原中的应用,大力扩展烯烃不对称还原的工具酶库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一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诞辰90周年纪念会于2013年5月16-19日在江苏无锡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本次会议在邹承鲁院士的故乡无锡举行,开幕当天又正值邹先生的生日(5月17日),以此来纪念这位新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新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诞辰90周年纪念会定于2013年5月16-19日在邹承鲁院士的故乡江苏无锡举行。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在国内外酶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也为活跃在本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诞辰90周年纪念会定于2013年5月17-19日在无锡举行。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在国内外酶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也为活跃在本领域的中青年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目的】对转棘孢木霉几丁质酶基因tachi1 的毕赤酵母工程菌GS-tachi1-K 进行诱导表达,研究重组几丁质酶Tachi1 的酶学性质,优化表达条件。【方法】对GS-tachi1-K 进行甲醇诱导培养,纯化目的蛋白Tachi1进行几丁质酶酶学性质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GS-tachi1-K 菌株产几丁质酶Tachi1 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GS-tachi1-K表达的几丁质酶Ta...
对Kitasatospora sp. MY 5-36中e-聚赖氨酸降解酶(PLD酶)进行了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 通过DEAE-Sepharose, Source 15Q, Mono Q三步阴离子交换层析从细胞中得到纯酶,收率达40.7%,纯化倍数为500倍. 经SDS-PAGE电泳、凝胶过滤层析检测PLD酶由2个同聚亚基组成,亚基和全酶相对分子量分别为43.6和87.0 kDa. PLD酶的最适反...
[目的]研究常用防腐、防褐抑制剂对切分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的抑制效果及贮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无公害马铃薯为试材,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正交试验法,测定马铃薯中PPO的酶学特性及不同试剂作用下PPO的活性。[结果]马铃薯PPO的最适pH值为7.6,最适温度为32 ℃,短时高温处理能显著抑制PPO活性;PPO催化酶促褐变反应符合米氏方程,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Vmax)为0.2...
研究了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 (Desv.) Underw.]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该酶最适pH为7.4,最适温度为25℃,60℃以上使酶迅速失活,动力学方程v=619.08[S]/(0.031+[S]),Vc、异Vc钠、NaHSO3、L.Cys可完全抑制酶活性,饱和NaCl能显著抑制酶活性,蔗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