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 多肽与蛋白质生物化学 核酸生物化学 多糖生物化学 脂类生物化学 酶学 膜生物化学 激素生物化学 生殖生物化学 免疫生物化学 毒理生物化学 比较生物化学 应用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生物化学 酶相关记录1514条 . 查询时间(0.376 秒)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吴中柳研究团队在新酶挖掘中发现并报道了第一个 (R)-选择性的SMO(StStyA),该酶是一种来源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NRRL S-31)基因组的黄素单加氧酶。该酶与已知SMO的蛋白质序列相似度低于35%,能够催化苯乙烯及其类似物获得(R)-环氧化产物,ee值91% ~ >99%。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进一步数据挖掘发现了一个新的(R)-SMO独特分支...
近日,我校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何璟教授课题组在链霉菌中发现了一个具有底物宽泛性的腺苷化酶,同时具有酰胺化和硫酯化反应的能力,并判断这是一种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新型生物催化酶。
2020年12月30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大学承担的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原临床放疗辐射对药物代谢酶CYP450活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进行了验收。项目结合高原临床放疗辐射和药物代谢,研究了临床X射线辐射后咖啡因、伊立替康、氯唑沙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发现药物体内代谢明显加快,CYP450活性升高与其蛋白和mRNA表达的升高相关,并对CYP450药物代谢酶活性进行了评价,探讨了蛋白和基...
日前,天津大学医学部张晓东团队成功设计出一类全新的人工酶——“团簇酶”。“团簇酶”具有超强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阿尔茨海默症、脑损伤等神经炎症治疗潜力巨大,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朱敦明研究员、吴洽庆研究员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Nicholas J. Turner教授、英国Prozomix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宏基因组的亚胺还原酶筛选与表征的工具箱。该研究基于宏基因组文库和基因组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300多个未知序列的新亚胺还原酶;开发了基于亚胺还原酶氧化方向的高通量显色方法;构建了含384个亚胺还原酶的微孔板...
2021年1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韩鹤友教授课题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发表题为“Cobalt Ferrite Nanozyme for Efficient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via Regulating Reactive Oxygen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铁酸...
高等真核生物细胞通过降解清除不需要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以维持胞内蛋白质分子的正常水平及功能,该降解过程主要通过依赖于泛素的蛋白酶体系统(UPS)。在UPS通路中,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协同催化泛素级联反应,泛素修饰底物并促进其降解。E3连接酶复合物与底物相互作用决定了UPS的特异性。研究表明,E3连接酶复合物中的受体蛋白质通过识别蛋白质氨基端或羧基端特定氨基酸序列调控底物泛素...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亦称老年痴呆症,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患病最广泛,病情最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缺失、运动功能障碍,最后脑功能严重丧失直至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病概率逐渐增大,统计表明,在65岁以上人群中,其发病率高达10%,在8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更是达到30-50%。然而到目前为止,该疾病没有任何特效药物,预防方法和治疗手段都严...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林文楚研究员团队在小细胞肺癌的耐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成果以“Combinations of proteasome inhibitors with obatoclax are effective for small cell lung cancer”为题,在线发表于知名期刊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临床放化疗是目前小细胞肺...
2020年1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课题组题为“Loss of hepatic aldolase B activates Akt and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by destabilizing the Aldob/Akt/PP2A protein complex”的最新研究成...
近日,《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高利增研究员、范克龙研究员和阎锡蕴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 A nanozyme-based artificial peroxisome ameliorates hyperuricemia and ischemic stroke "。该工作通过整合纳米酶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仿...
2020年11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朱学良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Rabl2 GTP hydrolysis licenses BBSome-mediated export to fine-tune ciliary signaling”。该研究揭示了一个纤毛特异性的小GTP酶Rabl2对膜蛋白运出纤毛的重...
2020年11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朱学良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Rabl2 GTP hydrolysis licenses BBSome-mediated export to fine-tune ciliary signaling”。该研究揭示了一个纤毛特异性的小GTP酶Rabl2对膜蛋白运出纤毛的重...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及兼职研究员林建平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来源于Synechocystis sp. PCC6803的腈水解酶(SsNIT)底物结合口袋的镜像分析,发现两个影响立体选择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W170与V198处于互为镜像位置,分别与底物潜手性碳原子的两个取代基团有相互作用,而且它们的体积差别较大。通过置换这两个氨基酸残基的位置,实现了该酶对3-异丁基戊二腈...
近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体外合成生物学中心游淳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利用体外多酶体系生产氨糖的新型生物制造平台。该多酶催化路径通过5个核心酶的级联催化将淀粉和无机氨一步法转化为氨糖,利用路径设计、酶元件挖掘、计算模拟、反应条件优化等方法,极大提高了氨糖的产率和底物转化率。在10 g/L淀粉的低底物浓度下,催化生成7.2 g/L氨糖,底物摩尔转化率达到69.1%;在50 g/L淀粉的高底物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