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数量遗传学 生化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 体细胞遗传学 发育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辐射遗传学 进化遗传学 生态遗传学 免疫遗传学 毒理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 遗传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遗传学 医学相关记录126条 . 查询时间(1.252 秒)
魏钦俊,1972年10月生,遗传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遗传病分子发病基础与临床干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在国际、国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篇,获专利授权2项。获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主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3项,发表教学论文4篇,先后获院讲课竞赛一等奖,校扬子江奖教金优秀奖,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等。
乐珅,女,1980年11月生。2006年硕士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系,留校任教。2012年获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若干。目前承担本科生和留学生的《医学遗传学》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分子调控机制,目前专注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的Hedgehog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研究,重...
张亚琴,女,1984年8月生。2012年7月获南京大学理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就职于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在江苏省人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项目等共8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共5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Biomaterials、...
陈琳,博士,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分子微生物与免疫系进修。目前主要从事蚊媒防制及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研究,承担及完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共7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核心论文近10篇。发表教学论文6篇,主持教学课题3项,参与人体寄生虫学专著及中英文教材编写5...
曹新,博士,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医学遗传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南京医学大学基础医学院任教,先后承担学校《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医学导论》和《基因组与生命组学》等课程教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生物医学导论》第2版。研究方向为听觉功能与遗传性耳聋,主要利用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新的耳聋致病基因并揭示其发...
史裕光,长期从事原创性ALCAT1与慢性病及老年病研究,首次提出并证明心磷脂代谢紊乱是引起老年化疾病的主要因素;首次克隆家族性糖尿病新基因 PEK( 又名 PERK) 、甘油一酯酰基转移酶 (MGAT2) 、心磷脂酰基转移酶(ALCAT1)及磷酸甘油酯酰基转移酶(LPGAT1);首次发现和鉴定了SAD-A蛋白激酶对胰岛β细胞血糖敏感器的信号传导的分子机理。曾主持美国NIH重大专项基金、美国糖尿病基...
韩晓,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6年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六年制医学本科毕业,1989年同济医科大学微生物免疫专业硕士毕业,1994年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免疫学博士毕业; 1994-1996 年在德国Münster大学从事代谢病的博士后研究。1997-2003年在美国City of Hope国家医学中心从事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和凋亡的分子机制的研究。2003年回国后,担任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郭兴,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特聘教授,入选江苏省双创团队。201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师从贺福初院士。2011年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在J Clin Invest、Nat Commun、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1线粒体质量控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2靶向线粒体的小分子药物研发。目前为中国生理学会青年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中国神经科...
富伟能,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农工民主党校部支部副主任委员。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才,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华医学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遗传与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辽宁省医学医学遗传学分会候任...
邱广蓉,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遗传学教研室支部书记。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华医学遗传学会医学遗传学教育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医学遗传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通讯编委。入选辽宁省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市五四奖章,中国医科大学十佳青年知识分子、三十佳青年育人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先进个人等。研究方向为先天畸形发育遗传...
孙秀菊,女,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法国留学深造。现任辽宁省医学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通讯编委等。作为第一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其中1项在研)、省部级项目3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9篇,其中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源期刊论文7篇。培 养 博士、硕士研究生12名。参编专著1部、教材2部,参译教材1部。研究方向...
赵越,2003年获日本九州大学脏器机能内科学博士学位;2003.04-2008.08期间 日本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2008年回国,任职于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成立染色质生物学研究室。
王晓莉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研究经典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因素在精子发生、精子形成、精子成熟和受精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2. 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理研究。
细胞的命运决定受到转录因子与表观遗传因子的协同调控,例如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维持,既需要关键转录因子的正确结合,又需要对启动子和增强子活性的精确调控,两者密不可分。因此,研究转录因子与表观遗传因子如何协同作用维持干细胞多能性是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对细胞命运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孟丹团队与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蓝斐团队合作揭示了转录因子与表观遗传因子协同调控干细胞命运决定的新机...
2021年1月8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研究所沈南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性红斑狼疮非编码遗传位点控制免疫细胞特异性增强子的表观修饰调控疾病关键microRNA表达》(SLE non-coding Genetic Risk Variant Determines the Epigenetic Dysfunct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