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植物学 酶相关记录229条 . 查询时间(1.045 秒)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电泳分析了杨属全部5个组26种又3变种,及其他欧 美杨无性系、人工种间杂种的阳极同工过氧化物酶。实验表明,叶柄和茎的酶谱 相当稳定。整个酶谱分5组。c组酶为整个杨属所共有。b组只限白杨组各种, 而且只有白杨组才缺乏a组各酶带。d组酶带最多、最复杂,充分显示出种的专 一性。根据酶谱可以鉴定种、变种,甚至某些无性系。看来,杨属植物在形态进化的同时,发生了过氧化物酶的分歧。
运用天冬氨酸转氨酶(AAT)、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酯酶(EST)3种同工酶对栽培黄瓜"长春密刺"Cucumis sativus cv. Changchunmici (2n=14)与野黄瓜C. hystrix (2n=24)的正反交种间杂种F1 (正交: 野黄瓜×栽培黄瓜"长春密刺", 反交: 栽培黄瓜"长春密刺"×野黄瓜)及其双亲进行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正反交种间杂种F1主要表现为双...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烯醇式丙酮酸转移酶(EPT) 是调节肽聚糖合成初始阶段的关键酶。通过活性筛选, 发现了三个对EPT 有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 化合物1~3) , 它们皆为EPT 的新抑制剂。体外抗真菌实验发现, 化合物2 和3 对光滑念珠菌具有较好的生长抑制作用。另外, 化合物3 还具有一定的肿瘤细胞毒活性。
组织蛋白酶B 是木瓜蛋白酶类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 它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 尤其是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随机筛选, 发现了五个对组织蛋白酶B 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天然化合物prodelphinidin B-2 3′-O-gallate (1), prodelphinidin B-2 (2) , procyanidin B-2 (3) , puerin A (4) 和(...
蛋白磷酸酶Cdc25C 能够使有丝分裂激酶CDK1􊄯cyclin B 去磷酸化, 从而促进细胞周期的进程。已经在一些肿瘤细胞中检测到Cdc25C 的过量表达, 这使得Cdc25C 成为肿瘤治疗中的潜在靶标。通过随机筛选, 发现了八个Cdc25C 的天然新抑制剂(1 - 8) , 其IC50 值在1. 66~75 .07μmol/L 之间。肿瘤细胞毒试验结果表明,其中四个化合物( ...
用聚乙二醇(PEG)6000对甘薯愈伤组织进行处理后观察到其所含淀粉酶的活性变化。这些变化随PEG的浓度不同,处理时间长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低浓度的PEG(05%、1%)处理愈伤组织其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幅度较小;而高浓度(8%)的PEG处理所引起的淀粉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这一结果显示了PEG对甘薯愈伤组织淀粉酶的调节作用。
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 Andr.)成熟荚果经过不同的杀青与烘烤条件处理后,分析其内部的β葡萄糖甙酶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不同的杀青温度与时间处理后,β葡萄糖甙酶活性都比对照高,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对照低;经过不同的烘烤时间与温度处理后,β葡萄糖甙酶活性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都比未经任何处理的有显著性地增高。
采用RT-PCR技术,以根据国外报道的几种双子叶植物的甘油-3-磷酸转酰酶的相对保守的氨基酸序列而设计的简并引物作为扩增引物,从不同抗冷性水稻品种中均扩增到一段约315bp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它们都是编码GPAT的部分cDNA,含有315个核苷酸,编码105个氨基酸。比较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发现有一定差异,且抗冷性相差越大的品种间差异越大。抗冷性的差异可能与脯氨酸的替换有关。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半夏属(Pinellia)部分国产种的基生叶叶表皮与花粉的形态和微形态特征,发现叶表面有网眼状、斑点状、条纹状纹饰;表皮细胞形状呈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气孔器的密度是(0.67-1.3)×l02/mm2,气孔器大小不一,保卫细胞形态椭圆形。长椭圆形;花粉形态近球形和球形,萌发孔是远极单萌发孔,有孔盖或无孔盖,外壁纹饰为刺突,刺突排列疏密不一。通过对部分国产种块茎中的过氧化物酶分...
目的是以碳酸酐酶II(CAII)为靶点筛选其抑制剂,以期寻找抗骨质疏松活性样品。实验是在96孔酶标板上对来源于178个科、608个属、1020种动植物2919个提取物或分离部位样品在CAII模型上进行了批量筛选。结果表明在10?μg/ml浓度下发现了来源于40个科、61个属、72个种的100个样品有活性,其中5个样品的IC50小于2.50μg/ml,22个样品的IC50在2.51~5.00μg/m...
完整的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叶过氧化物酶体在NAD和丙氨酸存在时,转变甘油酸成为丝氨酶。完整过氧化物酶体的转变速率低于破碎的过氧化物酶体转变速率。反应对NAD是绝对依赖的,对草酢乙酸只是部分依赖。草酷乙酸可以用α-酮戊二酸和天冬氨酸代替。过氧化物酶体膜能缓慢透过NAD/NADH。提出了膜运载体可能参与叶过氧体NAD/NADH的再产生的穿梭系统。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与植物抗冷性密切相关.克隆到的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GPAT基因的编码区完整的cDNA片段长1377bp,编码458个氨基酸残基,与蚕豆(Vicia faba)和豌豆(Pissum sativum)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4.1%和93.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9%和98.0%.
目的是以烯醇式丙酮酸转移酶(EPT)为靶点筛选其抑制剂,以期寻找抗细菌活性样品。实验是在96孔酶标板上对来源于169个科、560个属、916种动植物2490个提取物或分离部位样品在EPT模型上进行了批量筛选。结果表明在96.15μg/ml浓度下发现了来源于80个科、169个属、218个种的309个样品有活性,其中14个样品的IC50小于10.00μg/ml,40个样品的IC50在10.01~30....
通过核型和等位酶分析,对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研究材料来自丽江、昆明、邱北.核型分析表明,这3个种群都为二倍体种群(2n=2x=18),以丽江种群为例,短葶飞蓬核型为2n=2x=18=6m+10sm(2SAT)+2st.10种酶的等位酶分析表明,短葶飞蓬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遗传一致度高(I=0.9172),遗传距离小(D=0....
本文发展了一种根据NADPH消耗定量测定冠瘿组织粗酶提取液中nopaline合酶活性的方法。对于含nopaline型Ti质粒的土壤根癌杆菌菌株透发的马铃薯、向日葵、烟草和胡萝卜冠瘿系来说,由于不存在酶反应的促进剂或抑制剂,粗酶提取液中nopaline合酶的活性能够反映体内存在的此酶的酶量。用这个方法测定了四株土壤根癌杆菌菌株诱发的十六株植物冠瘿系的 nopaline合酶活性,由不同菌株诱发的所有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