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发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相关记录1957条 . 查询时间(2.536 秒)
谢军到渤海钻探调研     渤海  中国石油  三个作用       2023/10/16
2023年10月11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谢军到渤海钻探调研,看望慰问一线干部员工,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谢军强调,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在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海油日前发布消息,“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载我国自研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系统,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发布了我国首张超深水三维地质勘探图,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对保障我国海洋油气开发自主可控、推进深远海油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9月26日记者获悉,渤海钻探公司自主研发的固井防气窜剂在新疆油田JHW61-43井首次应用获成功,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可缩短15%,具有较高的综合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这标志着渤海钻探在自主产品研发方面又取得了新突破。
2023年以来,胜利油田在海上埕北22F平台生产过程中,持续抓好全过程质量管控,项目增油效果好于预期。
据Offshore杂志报道,挪威DNO石油公司2023年9月19日宣布,在挪威北海地区的Norma勘探区发现凝析油。
“各个平台负责人登上平台后,及时互相联系一下,看看通信是否畅通。大家记清楚时间节点,深夜12点正式停井开始扫线!”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海二采油管理区工程师李滨在船上有条不紊地交代着电检注意事项。
记者2023年9月24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钻井开发的亿吨级油田——垦利6-1油田,完成全部177口井钻井作业,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提速超20%,完成十三项新技术应用,打破8项中国海油钻井纪录,大大缩短了产能建设周期,目前油田已达到日产原油近万方的规模。
2023年9月19日,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获悉,由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油田化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铁离子稳定剂近日在渤海油田某平台成功应用,减少游离铁离子对设备的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有效提升回注水水质,满足现场注水要求,保障现场安全绿色生产。
截至2023年9月16日,由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页岩油井场集成作业录井平台,在长庆油田陇东页岩油平台已投入使用19天,现场各项运行参数、仪器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为页岩油气、致密油气、深层煤岩气等新领域规模高效开发增添了一大利器。
2023年8月29日,记者从有限天津分公司了解到,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所有平台全部完成海上安装。至此,渤中19-6凝析气田已在渤海立起7座平台,即将迈入规模开发新阶段。
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统筹抓好海上平台药剂库存、补充和管理。
记者昨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海上首个热采油田──南堡35-2油田热采调整井投产。该井是我国海上首次应用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管柱工艺技术的稠油热采井,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稠油蒸汽吞吐注采工艺再获新突破。
2023年8月23日,中油技服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系统显示,伊拉克米桑作业区块5台钻机作业运行数据顺利上线,标志着渤海钻探公司EISC数据采集传输系统首次将海外数据实时传回国内。
记者2023年8月29日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最大海底管道终端在海南陵水海域成功安装,这标志着我国深水工程技术取得新突破,对提升海洋装备制造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8月25日,地球物理公司SGC2140队承担的埕岛三维地震勘探采集项目正式开炮生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