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药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农药学 农药相关记录1721条 . 查询时间(0.226 秒)
2021年1月31日,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梨树和桃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1400)工作推进总结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线下主会场设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大数据中心。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张凯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周雪平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郑永权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张绍铃教授、我...
三唑类杀菌剂是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杀菌剂,而绝大多数三唑类杀菌剂属于手性农药,具有1个或2个手性中心,存在2个或4个对映异构体。本文在近年有关三唑类杀菌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和合相色谱法等方法对含两个手性中心的11种三唑类手性农药 (氟环唑、多效唑、三唑醇、联苯三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叶菌唑、苄氯三唑醇、环唑醇、糠菌唑和乙环唑) 进行分...
农药的施用方式和施用效果与其在植物中的内吸和传导行为密切相关。农药在植物表面和内部的内吸和传导行为,不仅与其自身理化性质有关,还受植物种类、生长期、生长条件及施药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和传导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选择合适的施药技术及提高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和传导行为、传导方式与施药技术的关系以及影响农药内吸和传导行为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农药...
农药增效剂(图)     农药  增效剂       2023/5/8
农药增效剂。技术原理:利用改性纳米黏土研发出农药增效剂,可有效提高农药在叶面上的附着力40%以上,增强药效,可降低药量30%以上。产品形态:粉末。应用场景:农药助剂。 成本:5000元/吨。技术先进性:填补市场空白。技术成熟度:已应用10余万亩。
近期,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蔡冬清研究员团队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吴正岩研究员团队联合,研制出一种光敏型控释农药体系。该工作为农药精准供给与减施增效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对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已被化学工程领域核心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接收发表。
导向农药是指可在植物体内向特定部位定向传导的农药。通过改善外源物质的传导性 (尤其是韧皮部传导性) 可显著提高导向农药在植物体内的系统性分布,有利于实现精准防控。文章综述了导向农药的分子设计理念、糖基导向农药和氨基酸导向农药的韧皮部传导性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农药分子与相关氨基酸转运蛋白载体之间的构效关系将是今后导向农药研究的重点,同时提出可以激发子作为导向基团,研究开发既能在植物体内通...
近期,智能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在光响应控释体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出一种光敏型控释农药体系。该工作为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对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已被化学工程领域核心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接收发表。
近年来,转基因植物和RNA农药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基因工程元件和RNA农药递送策略往往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造成效率偏低甚至失效,这也是限制植物基因工程和RNA农药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基于纳米载体的新型递送系统与植物基因工程和RNA干扰技术的结合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以纳米科技为核心的植物保护新理念、基于纳米递送系统的...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抑制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但同时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率高、检出限高、灵敏度低、检测农药种类有限等局限性。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和国内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也越来越严格,酶抑制法已不适合作为农药残留检测的主要手段及筛查手段,不应再大力推广使用。
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两栖动物在农业区域及附近水体中活动和繁殖,其个体发育和种群生存易受到农药的威胁,因此评估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不同国家和组织关于农药对两栖动物的暴露评估、效应评估以及风险表征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美国和欧盟的两栖动物农药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在暴露模型研发及毒性效应测试等方面更加科学化,评价工具更加模型化,评估方法为定性...
基于磁性分散固相萃取 (MDSPE)- QuEChERS前处理技术,建立了快速检测宽皮柑橘、甜橙、柠檬、柚子和金桔5种柑橘基质中的75种农药残留,并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C-MS/MS)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优化了石墨化碳黑 (GCB)、N-丙基乙二胺 (PSA) 和磁性纳米粒子 (MNPS) 的用量对不同柑橘中目标分析物回收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目标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在0.01~0.1 m...
农药生物化学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6人,其中教授1人,有博士学位科研人员3人,在读博士3人。近5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近三年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6篇。
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GLP实验室拥有独立从事农药登记残留试验的实验室。实验室拥有完善的试验科研平台、先进的硬件设备及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良好实验室规范(GLP)体系。GLP实验室总面积约1000m2,其中办公区域约300m2,农药残留试验区域面积约700m2,包括气源室、洗涤室、供试物收发室、供试物存放室、供试物留样室、天平室、档案室等,近40m3专门用于样品贮藏的冷库。拥有管理完善的自管田地...
为推动棉花优质高产、轻简高效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植保所和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棉花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暨棉花机采现场展示观摩会于11月6-7日在盐城市大丰区组织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扬州大学、南京机械化研究所、盐城市农...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建立了同时检测韭菜中31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韭菜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QuEChERS方法净化后,进行UPLC-MS/MS 检测。结果表明:在 0.5~100 μg/L范围内,31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定量限 (LOQ) 为10 μg/kg;在0.01、0.1和1 mg/kg 3个添加水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