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畜牧学 >>> 家畜育种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家畜育种学相关记录1647条 . 查询时间(0.585 秒)
2021年12月12日,中国农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石斑鱼新种质创制及产业化应用”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评价。评价委员会由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院士、上海海洋大学李家乐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刘英杰副院长、集美大学王志勇教授、中山大学张勇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尤锋研究员和华中农业大学李大鹏教授组成,其中刘少军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李家乐教授担...
2021年12月12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草牧业团队牵头培育的“黑头羊”山羊新品种完成现场测定工作。这是今年继“农湖2号”蛋鸭新品种(系)、“硒都黑”猪新品种(系)先后获得国家新品种证书后,在畜禽品种选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再获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
牛冬,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两个方面的研究:(1)抗病育种研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通过改造病毒受体基因及其他策略研发抗主要流行性传染病的新猪种。(2)人类疾病大动物猪模型的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基因组水平模拟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突变,研发出人类疾病大动物猪模型,用于进行药物筛选、药效评价、药理毒理及细胞治疗等研究。曾作为访问学者在哈佛医学院遗传系进行异种移植猪供体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2021年12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农学会承办、巴彦淖尔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科创中国”产学融合会议—肉羊产业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农学会党委书记、副秘书长刘瑞明、巴彦淖尔市科协副主席孙溢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光明网科技频道及科普频道、“科创中国”平台、中国农学会直播会议室、“一直播”平台同步播出,线上观看总人数达70万人次。刘瑞明书记指出,巴彦淖尔是...
2021年12月8日,四川省科技厅发布消息,四川省畜科院育成的川乡黑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获得畜禽新品种证书。这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猪父本新品种,也是四川省继天府肉猪、川藏黑猪2个配套系之后育成的第一个生猪新品种。
日前,丹东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作为第一培育单位、沈阳农业大学作为主要参加单位培育的畜禽新品种“辽丹黑猪”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并获得证书。
记者2021年12月5日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农业农村部官网于12月3日发布最新消息,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正式审定通过了东北农业大学与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圣泽901”白羽快大型肉鸡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为该品种的参加培育单位。这标志着我国肉鸡市场将拥有自主培育的白羽快大型肉鸡品种,解决了我国白羽快大型肉鸡种源“卡脖子”问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放牧母牦牛相比放牧公牦牛具有更强的脂肪沉积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和发育生物学进展杂志(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在一年中不同物候季(枯草期-丰草期-枯草期),牦牛脂肪沉积能力存在一个增强到极值之后减弱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信号调控来实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家畜科学杂志(livestock science)》。
2021年11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在一年中不同物候季(枯草期-丰草期-枯草期),牦牛脂肪沉积能力存在一个增强到极值之后减弱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信号调控来实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家畜科学杂志(livestock science)》。
2021年11月15日,基因组所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PLoS Genetic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genome variation and developmental transcriptome maps reveal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in pig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中国地方猪和西方瘦...
2021年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名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周卫研究员和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侯水生研究员光荣当选。周卫,长期从事耕地培肥与高效施肥研究。侯水生,长期从事水禽育种与养殖技术研究,创建了肉鸭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引领我国肉鸭育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1年10月27日-28日,河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夏培臣,农村处处长李锦辉、副处长黄永峰一行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位于新县的淮南猪良种保护与繁育基地调研指导工作。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卫文星陪同调研,院科研处、畜牧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专家参加调研。
2021年10月31日-11月1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第二届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顺利举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共有三项成果:布鲁氏菌活疫苗(粗糙型)、一种基于系谱信息简化选育高生产性能A2A2纯合基因型奶牛的育种方法、牛遗传缺陷和致死基因育种芯片参与拍卖,成交额为6160.2万元。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14年度发表的论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