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农业经济学 >>> 农业经济史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业经济史 农业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1.495 秒)
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军教授、冯开文教授主编的《中国农业经济史纲要(第三版)》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大国三农”规划教材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农业史团队依托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科学技术史(农业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以农业史与作物史研究为研究支撑,探索中华农业文明发展脉络,致力于探索传统农业和中华文明大一统的相互关系,阐明中华农业文明支撑体系及其构成要素。同时将视角延伸至全球化时代,工业革命对传统农业的冲击以及中国农业文明的应对,揭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因时而变的文化基因研究团队。现有成员16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
近期,由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军教授团队撰写的《气候变化对清代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及粮价波动的影响》一书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也是国家社科基金《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及粮价波动的影响》的结项成果。
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是史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里程碑。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4000年),在西南亚的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东亚的长江和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大型聚落或中心城市、明显的贫富分化、社会分工和公共权力,这一社会发展过程被称为社会的复杂化,也被称为文明化进程或文明起源。社会的复杂化意味着,在中心聚落或城市会出现大量不从事农业生产的...
王秀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经济史、农业产业组织。科研项目:提出了完善救灾制度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体系的具体思路。提出了利用农业多功能化解决当前农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2017年7月11-13日,由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和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浙江省湖州市农业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办,联合国大学、日本农业文化遗产网络、韩国乡村遗产研究会、湖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协办的“第四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 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本次会...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冯秀文、金计初、钱民德研究员历经几年潜心研究的成果《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近日正式出版发行。今天,我们在墨西哥驻华使馆举办出版座谈会,作为这部著作的出版者,我首先向作者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墨西哥驻华使馆及大使本人和世界历史所的领导与我们共同举办座谈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出席会议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与拉丁美洲各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国...
《中国农业经济史论纲》,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宏观论述了中国历代人口、耕地和亩产,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结合上探讨中国农业的发展;下篇则从微观上对中国历代的土地、赋税、屯垦、仓储、救荒制度,农业政策,重点思想,农田水利,农业经营形式和营农思想进行系统的阐述,为研究和探讨中国农业经济史探索出了一种新思想。本书脉络清晰,叙述明了,内容丰富,农业科技文化的有用参考书籍,适合农业院校作教...
The number of papers ultimately accepted was 89 in the past year, down slightly from 98 in 2008-09 but up from 55 in the previous year. Our one-year rejection rate (based on 220 rejections and 414...
自从柴尔德提出“新石器革命”的论断以来,农业起源成为世界考古学战略性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各学科学者运用多种理论从各个角度探讨这一革命性进程,试图回答农业是何时、何地、为何和怎样起源的。西方学者为此作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简要回顾了西方农业起源的研究历程,然后从环境、社会和人类文化、认知力三个方面对西方有关农业起源的理论或假说进行总结和评述,旨在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研究者对农业起源进行深入的研...
罗斯福新政是和平时期政府对经济实施的大规模干预。新政所实施的农业调整措施,在农业的电气化、机械化、农村通讯和农业农村的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农业的现代化。罗斯福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推动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启示: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区分物品种类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不同的支持措施,并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古籍中农业文献记载优化整合     古籍  农业文献  记载  聚散       2009/12/16
结合古籍中的农业文献记载,研究传统农业科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探讨中国农业的历史特点,并进行了优化整合的归类。
元明清三代中国疆域的大一统局面和对边疆经营比以往历代更为广泛与深入,使云贵高原环境与社会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般认为,促成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元朝设云南行省直到清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均有着一个中央和国家制度与政策在云贵高原的逐渐深刻化的过程,这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体现;一是贯穿三代的移民及其引发下的地区开发活动,总体上使云贵高原呈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局面。...
我国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以上,可能多至1万年。精耕细作传统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孕育于春秋,而奠基于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发展。它的内容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一飞跃发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