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中国语言 外国语言 文学 艺术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文学 诗史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058 秒)
祁连休、程蔷、吕微编著的《中国历代民间文学作品选》分上、中、下三卷,该书是《中国民间文学史》的配套阅读材料。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小戏和谚语七个部分,选目全面有代表性,所收录作品均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艺的结晶,注释精到,为读者理解文本的意义提供了便利。该书为大众提供了一部民间文学研究的百科全书,不仅可作为高校民间文学系列教材使用,还可供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使用,具有重要的社...
民国新诗期刊在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一直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自诞生起便参与着中国新诗格局的建构。纵观这几十年来的民国新诗期刊研究脉络,尽管研究逐渐由隐到显、由内及外,在史料钩沉与文学研究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内容和方法上仍存在着较多的缺憾。为此,我们一方面仍需钩沉大量史料以尽可能地还原民国新诗期刊的真实图景,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在方法上注重文献研究与媒介研究的双向并行,既要关注到民国新诗期刊作...
元代“诗史”说考论     “诗史”说  杜诗  话语流变  场域       2023/3/3
杜诗“诗史”说自晚唐提出,渐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理论,无论杜诗学还是诗歌史的研究,都往往会触及“诗史”说相关的话题与诗论。元代以“宗唐”为风尚,其杜诗学话语也具有“上承宋金,下启明清”的价值。元代“多源归一、多元竞胜”的文学场域,是杜甫与杜诗走进中华文化多地域和多民族文士的重要时期。文章以元代文人“诗史”的阐释讨论为考察对象,试图初步探析元代“诗史”说的流变风貌及生成背景,从而对“诗...
2022年3月18号上午,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博士生周莹瑶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儿童诗史前期发展微探”的线上讲座。本场讲座系“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成员丽泽童书社活动,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翔宇教授主持,相关儿童文学爱好者到场聆听。
2019年3月16日,由我校文学院罗时进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史典型事件的文献考辑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校本部红楼会议中心举行。国家图书馆原馆长、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詹福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左东岭,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廖可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朱万曙,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梅新林,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尚永亮,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台湾新诗史回归期(1972—1983)以正视现实、肯定明朗、关怀乡土、拥抱民族为主要特征。其成因则与诗作风格丕变、文学论战四起、诗社诗刊涌现、空前外交变局四点密切相关。彼时诗人积极思考自我身份及过往诗潮流弊,扬弃了“世界性”“超现实性”“纯粹性”等现代主义主张,改朝“民族性”“社会性”“世俗性”等现实主义路线发展,进行书写与行动的双重实践。以抒情诗见长的张错(1943—)、席慕蓉(1943—)、方...
赵翼晚年创作了一系列纪实性的忧民诗。对此研究可以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以《书所见》为个案来进行,从中不仅可以看出诗人强烈的民胞物与的情怀与自觉的诗史意识,而且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所谓乾隆盛世的子民艰难的生活状态,透过该诗可以明晰地倾听到盛世之音下的凄凉之声。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他建立了“通经汲古”的虞山之学,强调经史并重,主张诗史一家。他自己的诗作就有“以诗记史”的特点,晚年的代表作《投笔集》在反映历史的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杜诗。基于明确的“诗史”观念和卓越的创作实践,钱谦益的杜诗注本以“以史证诗”的鲜明特色,开创了杜诗学史的新局面。
张船山在清诗史上的地位     张船山  清代  诗史       2008/6/28
张船山(1764-1814),名问陶,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四川遂宁县(今遂宁市船山区)人。其高祖张鹏翮(1649-1725),清代康熙、雍正朝名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清史稿》有传;曾祖张懋诚(1667-1737),官至通政使、署工部右侍郎;祖张勤望(1694-1757),官至山东登州知府、署登莱青海防兵备道;父张顾鉴(1721-1797),官至云南开化知府;兄张问安(1757-1815...
摆在我面前的这部由胡迎建同志撰著的《民国旧体诗史稿》,有意或无意地向我发出挑战的目光,因为学术评论在“发人之已发”时,正像著名作家王蒙所说:“好的评论决不是一次的简单表态或条件反映,而是一次奇异的发现。”那么,我在这部《民国旧体诗史稿》中发现的什么呢?
《两周诗史          2007/12/21
任何一部文学史,实质上都是特定时段内被保存和记录的文学的历史,某一时代所能保存和记录的文学数据,决定了这一时代文学史的基本内容。就两周时代的诗歌发展史而言,我们所能见到的诗歌数据,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诗经》保存下来的。因此,通过《诗经》文本的形成过程,可以透视出两周时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本书中,笔者试图通过考订两周时代诗歌作品的年代及其与礼乐制度的关系,把周代诗歌的创作与结集还原为一种制度与文化...
王友胜:《唐宋诗史论》           2007/11/29
王友胜:《唐宋诗史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目录] 序 李白游仙访道诗研究 仙人与游仙诗 先唐文人的游仙精神 论唐代文人的崇道之风与游仙之作 李白游仙访道的思想契机 李白道教活动考述 李白诗歌中的神仙世界 李白对游仙传统的拯救与革新 游仙访道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李白诗歌接受史研究 李白的咏史诗及其审美价值 唐汝询《唐诗解》 “李白诗解”探微 简述方东树对李白...
在二十年代中期,兴、象征主义、纯诗这几个诗学概念分别以被重新提起和从西方介入的姿态出现在新诗理论界。对这几个概念的相关讨论和理解对新诗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兴、象征主义与纯诗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这种关联将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和西方诗歌艺术思潮这三者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对此前新诗发展的艺术空白进行了纠偏,而且由此产生的“唤醒”和“异质”从节奏和意象的双重角度为新诗的发展指出了新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民族主导的精神力量,是决定民族素质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民族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热爱祖国,不屈外力,勤劳勇敢,豁达乐观,追求自由,不畏强暴,见义勇为,英勇奋斗等等,这些民族精神蕴藏在中国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历久弥新,影响和启迪着华夏儿女。同样,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彝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