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语言 统一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256 秒)
2021年3月4日下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声学参数统一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ZD225)结项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503会议室顺利召开。该项目已经完成了蒙古语、维吾尔语、鄂温克语、达斡尔语、土族语、东部裕固语、东乡语等7种语言语音声学参数库(6.8G),基本完成保安语、鄂伦春语、图瓦语、哈萨克语等7种语言方言土语语音声学参数库(5G),...
汉字发展与中国统一     汉字  发展  中国统一       2019/10/12
中国汉字产生很早,对中国早期历史和文化记忆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作为官方文字使用的表意文字。汉字在使用和传播上的特点,导致了历史、文化记录的向心性,这是中国统一的基础。
长江大学文学院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汉语言文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本文讨论直接从朱德熙(1983)《自指和转指》这篇重要论文开始的。朱先生认为古汉语“者”为名词化标记,可以分为转指和自指两种:转指的“者t”在主谓结构里提取主语,得到的“VP者t”,其所指与原来的谓词性成分的所指不同,如(1)-(3)例;自指的“者s”不提取句法成分,“VP者s”的所指与原来的谓词性成分的所指相同,如(4)-(6)例。
统一的中日韩汉字编码字符集》(CJK)作为新的汉字信息处理国际标准,使汉字信息处理向国际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汉字字形的定量定性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依靠计算机字形技术的支持,采用字根分解与合成的方法,有可能表示出CJK的全部字符从而实现其无字库化处理。因此,研究CJK字根系2统,对于CJK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JIS X0208-1978也应用于图书馆信息管理,古典、汉籍、佛典等的索引制成,逐步确立了其作为规定适度规模字集规格的地位。但是JIS X0208-1978在长期保存电子数据及使用者定义字集、重新排序等功能方面还存在问题。另外,使用者还希望含有多语言功能的字种能够随意扩充,语音、部首、笔画数等属性信息能实现标准化。
大陆和台湾的人民本为一家,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血脉。1949年内战结束后,台湾与大陆分离。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曾一度长久相隔,因此使现代汉语出现了分歧。陈水扁上台后,为了搞台独,大搞“本土化”,使分歧日渐扩大。这些分歧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而且还体现在语言的载体文字上。语言方面的分歧,主要是体现在词汇上,其次是语音和语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迅猛发展的时期,这一新的历史潮流,一方面推动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程度不同地促进了世界经贸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消弭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个性,使各民族和国家丧失自我发展的精神文化支撑。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当今世界拥有6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五、六千种语言,各个国家...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数字统一码汉字输入法。将汉字的基本笔画赋予顺序值和位置关系值,以笔画的顺序值与关系值作为汉字编码依据。数字统一码码元“1”~“9”,码长1~6码,编码字符包括ISO10646、GB18030中定义的全部汉字。数字统一码符合GB18031对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要求,具有易学、规范、高效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关于统一两岸四地汉字字形的三种设想,并就各种设想的目标与策略、操作优势和困难以及前景做了分析。
海峡两岸汉字部首应该统一     部首  统一  文字学  检字法       2009/6/4
本文首先探讨有关部首的两个问题:立部与归部。分析了表义部首和检字部首、据义归部和据形归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采用的原则不同,即:文字学原则和检字法原则。文章指出海峡两岸共同存在的部首不统一问题,其实质就是在立部和归部时将这两种原则混用的结果,但这又有其客观必然性。作者呼吁海峡两岸部首系统应该统一,但仍然要在两种原则间进行折衷,单纯采用其中一种原则目前是行不通的。
有人说,中国的统一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化的统一。这句话说得很对,因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很统一的文化体系,那就是近年来人们常提到的、倍受世人崇尚的“中华文化”。汉字不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很独特文化形式。因此,研究一下海峡两岸﹝其实还应包括海外华人社群在内﹞汉字的差异与统一,及其与中国和平统一前景的关系,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个课题。 我想,研究汉字的差异...
两岸文字统一的呼声     两岸文字  统一  呼声  六书       2009/5/22
文字是一个族群的人彼此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有了文字,古人的思想情感,古代的历史文化,才由文字的纪录而流传下来,成为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语言,而一个民族智慧的成长、文学的创作、历史的累积、文化的发扬,才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长期进展。 中华民族聚居于亚洲大陆,累积了数千年生存发展的经验与智慧,而同样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字,堪称是举世无匹、独特而伟大的人类智慧之展现。每一个字都有独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