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学 苔藓相关记录101条 . 查询时间(0.258 秒)
苔藓植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拓荒者之一,是高等植物系统发育中最早分化的一类,并对地质历史时期古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2023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和中山大学合作,首次利用Micro-CT扫描等实验方法,对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漳浦中中新世漳浦生物群中的苔藓植物化石进行系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
2023年中国苔藓学术年会于7月25-2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苔藓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和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等单位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1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它们生长在湿润和阴暗的环境中,没有根、茎和叶等器官,也不能通过维管束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尽管苔藓植物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性,并且拥有相对简单的植株构造,但是人们对于其细胞类型组成以及成熟和衰老的轨迹还知之甚少。近十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回答这些问题带来了契机。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它们生长在湿润和阴暗的环境中,没有根、茎和叶等器官,也不能通过维管束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尽管苔藓植物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性,并且拥有相对简单的植株构造,但是人们对于其细胞类型组成以及成熟和衰老的轨迹还知之甚少。近十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回答这些问题带来了契机。
经研究决定,中国植物学会苔藓专业委员会拟于2023年7月25日至2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2023年中国苔藓学术年会”,旨在促进中国苔藓植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加强科研人员间的交流与沟通、推进我国苔藓植物学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助力成果转化。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及丽水市润生苔藓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承办。
新年伊始,国际植物分类学会公布了新一届国际植物分类学会理事会选举结果,中国植物学会苔藓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张力研究员当选理事会成员。
物种共存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论题,同时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确定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关键。林冠被称为“最后的生物学前沿”,蕴含了全球40%~50%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它是生物圈中物种丰富却最鲜为人知的生境之一。林冠附生植物群落因其极高的多样性以及特有的生存策略可能为物种共存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和证据。森林中的宿主树彼此独立,在功能上类似于“生境岛”,每株宿主树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
苔藓植物包括苔、藓和角苔三大分支,是现存最早的陆生植物,为人类探索植物的陆地化过程提供了重要材料。苔藓植物物种数量仅次于被子植物,在现存陆地植物中位居第二,其中,藓类约12,800种,苔类约7,270种,角苔类约215种。苔藓植物是自然界的“拓荒者”,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应对不同类型的生境。
苔藓植物包括苔、藓和角苔三大分支,是现存最早的陆生植物,为人类探索植物的陆地化过程提供了重要材料。苔藓植物物种数量仅次于被子植物,在现存陆地植物中位居第二,其中,藓类约12,800种,苔类约7,270种,角苔类约215种。苔藓植物是自然界的“拓荒者”,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应对不同类型的生境。
苔藓植物是维管植物的姐妹类群,包括苔类、藓类和角苔类,全世界约有2.3万种,是陆地植物中物种多样性仅次于被子植物(约有30万种)的第二大类群。苔类植物可能起源于晚奥陶世,目前最早的苔类大化石发现于美国纽约州中泥盆世。
因近期疫情反复,多地受到影响。在征求各方意见后,我们决定将原定于2021年8月10日-14日在浙江省丽水市举办的2021年中国苔藓学术年会延期举行,日期待定。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退休职工黎兴江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1月4日凌晨1点3分不幸病逝,享年88周岁。公开资料显示,黎兴江1932年9月出生在涪陵,1954年于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选调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她曾于1992至1998年任“中国植物学会苔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73至2007年任《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系《中国苔藓植物志》英文版中方编委。多年来,黎...
针对此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张道远研究组联合香港浸会大学张建华教授和美国密苏里大学Melvin Oliver教授,通过拼装和整合近30种苔藓植物的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使用 649 个单拷贝同源基因家族构建了一个高质量的苔藓演化图谱。研究人员通过对5035个多基因的基因家族的进化树进行大规模演化组学(Phylogenomic)分析,发现和定位了模式苔藓植物中...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调查工作近期正式结束。此次调查填补了闽西地区苔藓植物专项调查空白,发现中国新记录6种。据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陈慕钦介绍,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贾渝教授团队负责的“探藓”调查,历时3年共在梅花山发现苔藓植物77科,195属,394种,8亚种,6变种。其中,包括首次在国内被发现的粗齿光萼苔羽枝亚种、北美毛耳苔、曲叶灰气藓、长柄灰气藓、卷叶拟假悬藓...
苔藓植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其种类与功能性状沿林内垂直梯度变化而变化。然而,有关苔藓植物的功能性状与林内苔藓垂直分布的关系了解甚少。版纳植物园恢复生态研究组博士研究生范晓阳在导师刘文耀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对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地面、林下树干和林冠层树枝三个垂直生境条件下18种苔藓植物的形态与光合性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等28个功能性状的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与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