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地理学 系统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1 秒)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JSE) 2024年第3期发表了海南大学王华锋教授团队题为“New insights into infrageneric relationships of Lonicera (Caprifoliaceae) as revealed by nuclear ribosomal DNA cistron data and plas...
千里木属(Dendrosenecio)隶属菊科(Asteraceae),包括 11个物种和 5个亚种,特有分布于东非高山地区,为世界最著名的高山植物类群之一,也是研究高山植物辐射分化及适应性进化的理想材料。长期 以来,虽然学者们一直高度关注这一类群,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子标记来揭示其属内系统发育关系,该类群的分类处理以及其辐射进化模式未能很好解决。
应林学院生态林业研究所的邀请,5月25号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王焓博士在西康楼作题为“Predicting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from ecological first-principles”的学术报告。王焓博士借助植物进化论最优性原理和植物功能性状的概念,从全球尺度研发了植被生产力普适性模型Pmodel,该模型被欧洲太空局全球准实时陆地生产力监测项目TerrA...
为推动我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学科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讨论和交流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领域最新进展的平台,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8年11月23日至26日在武汉召开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承办,武汉大学、华中师...
魏晓新,博士,副研究员。1996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获学士学位,同年留在该校草地研究所工作。1999年9月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4年7月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第四课题-物种分化与物种多样性、中国科学院“十·五”重要方向项目子课题-松柏类植物的物种形成、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青藏高原代表性植物类群的起源与物种分化”及国家杰...
全球约有三分之二的有花植物集中分布于洲际间断分布的热带地区,其中热带美洲有着全球最高的物种丰富度,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于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的很多生物类群呈现出热带环太平洋间断分布的格局。目前这两大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正面临着巨大危机已是全球性的共识,而开展热带环太平洋间断分布格局成因与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分析新、旧世界热带森林群落的演化历史,探究新、旧世界热带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在全球的...
植物生物量的增长与分配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估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该过程受到许多环境因子的限制,不同植物响应也不一致。近年来,养分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带来的影响越发明显。荒漠中不同生活型植物,尤其是生物量更新较快的草本植物,如何响应该变化,将有利于准确评估养分改变对荒漠生态系统的效应。同时,生物量分配的理论目前主要有相关生长理论和最优分配理论两种。这两种理论得到了不同学者的支持,研...
在国家基金项目(No.30770138)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伊廷双研究员带领项目组员对间断分布于北温带漆树科(Anacardiaceae)的清香木属(Pistacia)、盐肤木属(Rhus)和黄栌属(Cotinus),利用多个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片段开展了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7CB4116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25004, 40930209, 31000101)等项目的资助下,对分布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的绢毛苣属(Soroseris)、肉菊属(Stebbinsia)与合头菊属(Syncalathium)植物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究...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7CB4116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25004, 40930209, 31000101)等项目的资助下,对分布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的绢毛苣属(Soroseris)、肉菊属(Stebbinsia)与合头菊属(Syncalathium)植物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究...
The nuclear ribosomal ITS region and the chloroplast trnL-trnF (trnLF) intergenic region were sequenced for 45 accessions of Paranephelius and six accessions of Pseudonoseris, the two genera of the su...
稻族Oryzeae是禾本科Poaceae中包含多种经济植物的重要类群, 现有大约12个属, 广布全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由于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在理论研究上的代表性, 稻属Oryza及其近缘属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形态学和初步的分子证据表明稻族是一个单系类群, 但稻族内各属的分类处理和属间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稻族的起源、地理分布式样和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稻族系统学研究的历...
豹子花属Nomocharis,假百合属Notholirion和大百台属Cardiocrinum是狭义百合科Liliaceae的三个新生属,染色体2n=24,均为二倍体。1.起源时期:大百合属Cardiocrinum起源于晚中新世,Nomocharis起源于上新世或更晚,Notholirion在更新世以后才出现,都是新生代晚期发生的单子叶植物。2.起源地:Cardiocrinum起源于高黎贡山北段地...
本属分2个亚属、5个组和9个系.椭果绿绒蒿系(Ser.Chelidonifoliae Prain) 是最原始的类群,这群植物茎高大具分枝,有基生叶和茎生时,数花组成聚伞状圆锥花序,须根纤维状,花黄色等原始特征;它们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林下或灌丛下,海拔高度相对较低;2种,分布于湖北西部、陕西西南部、四川东北部至西南部、云南东北部这一和本属集中分布区比较独立的范围内,它们是典型的华中成份。
根据细胞学、孢粉学、花器官发生和发育、花部维管结构、胚胎学、比较形态及解剖学等方面的证据,对三白草科4属6种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证。并联系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植物的有关史料对三白草科分布区的起源作了据理推论。三白草科大约起源于早白垩纪古北大陆东南部。它的原始类型可能与现代三白草属的形态大体相似,为一种多年生具根状茎的草本,花小、无被、具苞片。白垩纪末期三白草的原始类群已完成它在古北大陆的迁移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