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分类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动物分类学相关记录1108条 . 查询时间(3.463 秒)
2024年4月20日,在法国克莱尔召开的国际雉类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张正旺教授当选为世界雉类协会(World Pheasant Association)新一任会长。
2024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在江西农业大学组织召开了“《中国动物志》脊椎动物卷编撰推进与交流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主办,江西农业大学保护生物学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相关领导及办公室工作人员、科学出版社责任编辑以及脊椎动物卷主持人和参加编写人员共36人参加了会议。
2024年3月22日下午,应铜川市第四中学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团西安分团专家、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吴晓民二级研究员为该校师生作科学讲座。铜川市第四中学副校长杨红军主持讲座,校长崔会婷及六年级和七年级200余名师生听讲。中国科学院科普团西安分团常务副团长、中国科学报陕西记者站执行站长张行勇二级高级记者,中国科学院科普团西安分团专家、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综合办原高级主管吴民义,中国科学院科普团西安分...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公布2023年优秀林草科普作品名单,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编写的《中国野生动物》、《国门上的43种珍稀动物档案》、《听见故乡:鹮莺啼处记乡愁》3部科普图书入选。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软体动物系统演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构建了掘足纲(Scaphopoda)贝类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并在系统基因组学水平证实了Diasoma假说(掘足纲-双壳纲为姐妹群),解决了长达半个世纪关于掘足纲分类地位的争议。
2023年8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魏辅文院士,在湖北宜昌馨岛国际酒店组织召开了“《中国动物志》脊椎动物卷编写工作推进和交流会议”。广州大学吴毅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和李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葛德燕研究员和张洁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尤锋和刘静研究员等脊椎动物卷主持人和参加编写人员以及动物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共22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对各卷编研...
今年8月19日-25日在马来西亚古晋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第29届国际灵长类学会议,包括各种主题会议,全体会议,圆桌讨论和研讨会,展览,以及实地考察等学术活动。内容涉及灵长类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如行为与生态学、遗传与进化、灵长类保护与社区教育、学习和认知等。此次会议聚集了来自全球60个国家的灵长类研究者与保护者600多人参会,我国西北大学、中山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大...
饮食和营养调控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等重要生命过程,然而饮食摄入和营养成分如何调控动物生长发育的确切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留所团队利用模式生物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潜在的海洋模式动物海洋线虫Litoditis marina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在化学成分明确的CeMM(C. elegans maintenance medium)营养环境下,线虫生长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健旭研究组等以“Alien lesser bandicoot rats have established wild populations in China”为题于2023年8月19日在国际动物学期刊Current Zoology发文,报道了小板齿鼠 (Bandicota bengalensis) 在我国中缅边境地区,已经过境,并建立野生种群。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联合多部门布置的《西双版纳雨林动物多样性展》在环境教育中心一楼正式开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江建平研究员课题组依据湖南省怀化市和宁乡市的2号脊蛇标本,基于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原记录为“青脊蛇A. ater”的脊蛇种群为一新种——湖南脊蛇A. hunanensis sp. nov.(图1)。该新种的模式产地为怀化市鹤城区。该新种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湖南省的爬行动物区系,并增加对脊蛇类群的认识。
由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办、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国家动物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大讲堂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成功举办了第七期和第八期。“你拍一我拍一,北京是科学发现地;你拍二我拍二,麋鹿是我国大宝贝(儿)……”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主任、麋鹿苑博物馆馆长白加德研究员从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开始带领大家走进了麋鹿的世界。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正在经历气候变暖,过去50年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鸟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有鸟类700多种,约占中国鸟类总种数的一半)。该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促进了高原鸟类特有种的形成,提高了高原鸟类的物种丰富度。相较于其他区域,青藏高原鸟类多样化程度高,受胁鸟类(极...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原生动物学研究团队2023年度招生方向与人数:原生动物学研究团队(导师:宋微波院士、胡晓钟教授、高珊教授、高凤教授、阎莹教授、田苗教授)2023年度计划在下列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报考海洋生命学院全部专业的考生、报考水产学院动物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养殖专业的考生。
为促进我国鸟类学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鸟类多样性保护,经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第十七届中国鸟类学大会将于2023年10月19~2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办,协办单位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江苏省动物学会、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Avian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