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工程 农业”相关记录804条 . 查询时间(1.34 秒)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勤教授团队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Improving multi-trait genomic prediction by incorporating local genetic correla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三种整合局部遗传相关信息的多性状基因组预测方法用于提高基因组预测准确性。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基因组庞大、高度重复且为异源六倍体,导致其完整组装长期面临挑战。2018年,国际小麦基因组测序联盟(IWGSC)发布了中国春小麦参考基因组,成为世界范围内小麦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参考基因组,为小麦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育种改良工作提供了关键支撑,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进步。然而,当下该基因组组装中仍存在大量未解析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李爱霞教授(图)
李爱霞 山东农大农学院 作物基因编辑 分子设计育种
2025/3/6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博士生导师何南副教授(图)
何南 山东农大动科学院 基因编辑 动物模型
2025/3/31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酵母硒可提高蛋中硒浓度(图)
酵母 饲料 损伤
2025/1/14
2025年1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酵母硒能较好地平衡母鸡健康、鸡蛋硒沉积效率和毒副风险,为有机硒在蛋鸡饲粮中的合理应用和硒强化蛋的科学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相关文章发表在《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缓解水产霉菌毒素负面效应(图)
酵母 细胞 水产 营养
2025/1/14
2024年12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提取物可显著缓解黄曲霉素与呕吐毒素联合的负面效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quaculture》(水产养殖)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作科所揭示GmMYB77转录因子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分子机制(图)
分子机制 植物 基因
2024/12/15
2024年12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在大豆中鉴定出一个调控籽粒异黄酮积累的关键基因 GmMYB77 ,阐明了该基因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在水稻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作用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酶 机理 分子机制 基因
2024/12/15
2024年12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小亚基编码基因 OsrbcS 进行多基因和多位点编辑,创制了一系列突变体材料,并解析了RuBisCO小亚基特定位点调控水稻光合效率及产量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 农业 生物技术 重点实验室
2024/12/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基因发掘与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团队
吉林省农科院 生物技术所 基因发掘 环境安全评价
2024/12/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团队
吉林省农科院 生物技术所 基因编辑技术
2024/12/4
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
贵州大学 农业 生物工程 研究院
2024/11/29
1999年贵州大学成立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2002年贵州省科技厅批准成立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2008年成为贵州大学直属的处级科研机构,2013年省编委批准成立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研究院下设3个研究所和1个中心,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3个省级创新人才团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是生物学国内一流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单位,“贵州省植物生理与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