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其他学科 医学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2.314 秒)
2024年3月28—30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分会、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的2024(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健康大会在上海大零号湾举行。钱旭红院士、赵国屏院士、邓子新院士、樊春海院士和华东理工大学...
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创建于2016年。以现任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院长鞠振宇教授为首组建了一支高水平、年轻化的研究团队。
何金蕾 专职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宿主的免疫应答机制,以及结合免疫信息学的方法进行病原体疫苗设计与免疫效应研究。
周琳琳 副教授、硕导,科研领域: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病毒学实验方法,研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流行、进化和致病机制,为病原微生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杨远 副教授、硕导,专业领域:干细胞产品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医学与健康管理临床医师。此外在纳米材料的医学应用领域有深入研究。
王保宁 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机制与疫苗和生物诊断以及综合防治策略的相关研究。
田玉 副教授,科研成果:作为主研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李婧瑜 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1)氧化应激与蛋白翻译后修饰(2)天然免疫反应的信号通路及调控机制(3)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罗涛 研究员、博导,从事病原微生物群体基因组学、病原菌耐药机制及适应性进化机制相关研究。
陈镜宇 特聘研究员、硕导,从事肿瘤细胞生物学,白血病发病及耐药性分子机制,核仁应激与肿瘤治疗的研究。
近日,皖南医学院公共基础医学院颜亮副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大学王毅教授课题组合作研究最新成果“Photoredox Microfluidic Synthesis of Trifluoromethylated Amino Acids”在自然指数期刊《Organic Letter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在线发表。
围绕患者面部图像个人敏感信息保护这一科学问题,CAAI智慧医疗专委会副主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与CAAI理事长、清华大学戴琼海院士,CAAI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徐枫副教授团队合作研究通过创新技术攻坚克难,研发“Digital Mask”技术,在去除患者身份信息同时可保留用于患者诊断的特征,创新性解决了患者眼面部的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和基于眼部图像的疾病诊断需求的矛盾,研究成果“A Dig...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翠华团队长期致力于病原感染与宿主免疫调控方面的研究,在病原感染免疫以及蛋白泛素化等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结核病(TB)等疾病防治提供了多种新思路和潜在新靶点。
2020年1月31日热带生物医学组学大数据李霞教授研究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JCR一区,影响因子11.147)以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Complex impact of DNA methylation on transcriptional dysregulation across 22 human cancer types”文章。随着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快速...
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史课件 希腊的医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