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GNSS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066 秒)
2024年4月2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徐永生研究团队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海浪测量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单频GNSS信号的海浪反演方法,能够实时、高精度、低成本监测海浪,对科学研究和市场应用均具有重要价值,成果在遥感学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发表。
2022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在负荷形变反演质量变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工作推演并拓展了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三维形变观测反演质量变化的理论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证实了附加水平方向的形变观测能够显著提升质量变化反演的空间分辨率及精度。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9月29日在地球物理学领域顶级期刊《...
近日,GNSS研究室启动了连续重力观测点升级改造工作。该重力观测与GNSS基准站并址建设,是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基准网核心站之一,作为我国12个“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陆态网GNSS基准站可监测我国大陆岩石圈、近海、近地空间的物质结构和四维构造形态的变化,认知现今地壳运动和动力学的总体态势,以服务于地震预测预报为主,同时服务于军事测绘保障、大地测量和气象预...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涂锐研究员、高玉平研究员和张鹏飞助理研究员共同发明的“一种基于GNSS CP技术的不间断时间传递方法”(ZL 2017 1 1379268.0)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地球的深内部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对理解地球起源、演化与动力学过程至关重要,在Science杂志列出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中排名第10,位列地学研究问题之首。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地球深内部结构的探测主要依赖于地震仪观测记录。
地球的深内部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对理解地球起源、演化与动力学过程至关重要,在Science杂志列出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中排名第10,位列地学研究问题之首。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地球深内部结构的探测主要依赖于地震仪观测记录。地震观测仪器捕获的信号周期越长,信号所采样的内部结构就越深(图1)。随着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推进,高频GNSS这种传统的大地测量观测手段也进入了地震学家的视野, 逐步发展成为跨...
近期,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耿江辉教授、张提升副教授课题组破坏性大地震新型观测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他们针对现有强地震观测手段无法完整、准确地捕捉剧烈地表形变的痼疾,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深度融合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六自由度GNSS地震仪”原理、方法和仪器原型,攻克了强烈地震时严重损害位移观测精度的幅度和相位畸变难题,为破坏性大地震抵近观测并最终服务于地震预警提供了更为可靠可信的观测手段。成果...
长沙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综合(工程测量学、GNSS原理及应用)复试试题。
基于INSGNSS不同误差时间特性,提出了一种组合导航闭环校正下GNSS观测噪声方差阵在线计算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根据惯性导航的短时高精度和GNSS测量噪声的时间不相关性,利用滑动时间窗口内的INSGNSS增量样本数据之差进行方差统计。结合某次实际飞行数据验证了这种思路的可行性;并利用一组飞行仿真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对GNSS观测噪声发生变化时能较好的跟踪,且得到更为准确的速度、位置估计值。
针对目前城市复杂遮挡环境下高精度移动测图需要人工干预操作的问题,满足在实际移动测绘中尤其是树木遮挡、高楼、立交桥等复杂环境下自动化高精度定位、测姿以及测速的需求,建立了一套基于反向平滑技术的GNSS/INS组合导航模型。试验采用国外商用组合导航系统作为参考基准,测试结果表明,在典型城市场景下通过反向平滑滤波后的位置精度达到5 cm,速度精度达到0.02 m/s,水平姿态精度达到0.005°,航向精...
In this paper, we tried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in bot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in Beijing using InSAR and GNSS observations. Regarding the serious land...
As the dependency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n surveying has been growing over the years, the need for legal traceability of GNSS measurements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matter. In Ma...
The effects of the ionosphere remain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which limit the precision and the reliability of many GNSS applications. It is therefore indispensable on the one hand to improve existing ...
2015年5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策划举办的首届国际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空间信号质量监测评估研讨会(GNSS Signal in space Quality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MAS) Seminar) 在中国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308会议室举行。此次会议共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郭鹏和他的合作团队发展了新的GNSS/LEO掩星电离层反演算法,通过辅助的电离层水平梯度信息来改进电离层球对称的假设。而辅助电离层信息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反演结果,因此通过电离层掩星观测资料建立一个全球电离层月平均气候模型,作为辅助电离层信息。模拟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GNSS/LEO掩星电离层反演精度(如图b,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