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M-碳相关记录3106条 . 查询时间(0.676 秒)
湿地是碳密度最高的陆地生态系统,但受到排水的威胁。有研究提出,排水可通过诱导变价金属氧化而促进金属结合有机碳(bound OC)的形成即“铁门”封碳机制,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然而,不同类型湿地中bound OC对排水的响应尚不明确。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俊坚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孔德良团队在《自然—植物》上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运用核磁共振,解析了热带树种细根分子水平碳性状,阐释了分子水平碳性状在塑造细根多维经济性状空间方面的潜在作用。
未来,电子、光电、能源等领域需要大面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TCF)。由于铟是不可再生资源且价格昂贵以及氧化铟锡固有的脆性,现代技术广泛应用的氧化铟锡TCF难以满足科技发展尤其是新一代柔性电子器件的需求。目前,科学家已开发出碳纳米薄膜、金属纳米线、导电高分子等替代氧化铟锡的透明导电材料。其中,碳纳米薄膜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候选材料之一。然而,实现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广泛应用不仅要求其克服透光率和导电性之间的...
近日,国家农业(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程安春团队与西南大学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的A类碳青霉烯酶RATA,并揭示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其全球传播潜力。
橄榄岩蛇纹岩化伴随着天然氢气和无机甲烷的形成与二氧化碳封存等多种地质过程,受到广泛的关注。弧前地幔楔蛇纹岩由俯冲板块在弧前深度发生低温脱水,在俯冲隧道中交代橄榄岩形成。蛇纹岩相对周围橄榄岩密度大大降低,因此所形成的蛇纹岩泥可夹带橄榄岩、蛇纹岩和变玄武岩岩块等,沿弧前断裂喷发到弧前地壳形成蛇纹岩泥火山。马里亚纳弧前发育地球上仅有的、正在喷发的泥火山,实时记录了浅部俯冲隧道中的流固反应过程,记录了在成...
烯烃氢甲酰化是羰基化反应的一种,从烯烃和合成气(CO/H2)原子经济性100%地得到碳链增长的醛,可以进一步制备醇、胺、羧酸等一系列化学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通过氢甲酰化反应生成的各种化学品的年产量已超过两千万吨,贵金属铑Rh是目前主流的氢甲酰化催化剂。丰产金属钴Co具有成本优势,但由于其固有的低活性和低稳定性,用于氢甲酰化的Co基催化剂发展缓慢。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聂彦霞副研究员等科研人员以中国东部5个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以木质素酚和氨基糖为标志物,结合气候、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特征,探究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贡献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土壤中木质素酚和氨基糖含量均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而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呈现不同趋势,木质素酚在土壤有机碳中的占比随纬度升高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氨基糖在土壤有机碳中...
烯烃氢甲酰化是羰基化反应的一种,从烯烃和合成气(CO/H2)原子经济性100%的得到碳链增长的醛,可以进一步制备醇、胺、羧酸等一系列化学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通过氢甲酰化反应生成各种化学品的年产量已超过两千万吨,贵金属铑Rh是目前主流的氢甲酰化催化剂。丰产金属钴Co具有成本优势(Co价格仅为Rh的约万分之一),但由于其固有的低活性和低稳定性,用于氢甲酰化的Co基催化剂发展缓慢。
土壤碳库和氮磷等养分储量是评估农田土壤生产力的关键指标,这些指标受气候因素和人为管理措施的共同影响。在干旱区荒漠向绿洲农田的转化会导致土壤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开垦后的长期农业管理措施势必影响土壤碳库和养分库容量。明确荒漠开垦后农田土壤碳库和养分库在长期耕作措施下的变化模式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可为评估区域土壤碳储量潜力提供参考。
IRC+10216(CW Leo)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富碳渐近巨星(AGB星)。天文学家在IRC+10216星周包层中探测到106种不同的分子种类,因此AGB星被视作星际空间中的“分子工厂”。此前,科学家发表了使用各类射电望远镜对IRC+10216星周分子的观测结果,但尚无在3mm波段的全波段谱线巡测结果。
2024年4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热控功能材料研究团队在碳化钨纳米粉体的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解决了液相法制备粉体材料游离碳含量较高的问题,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 上。
黑碳气溶胶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吸光性,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大气升温气候强迫因子。黑碳沉降到雪冰表面会导致反照率降低,从而加速冰川和积雪的消融,进而改变区域的水文过程以及水资源变化。青藏高原是我国冰冻圈最为发育的区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数区域的冰川处于加速萎缩中,其中,黑碳等吸光性杂质的影响不可忽视。
2024年4月15日,中国科学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低碳催化与二氧化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筹)高鹏研究员团队在CO2加氢制醇类化合物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通过铁锌催化剂物相结构调控,国际上首次实现CO2加氢产物由甲醇到多碳醇尤其是乙醇、丙醇等更高碳数含氧化合物选择性精准调控与高效合成。该研究成果于4月15日以“Tuning the selectivity of CO2 hydroge...
2024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元元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甘霖课题组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及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德国、埃及、俄罗斯和奥地利等多国的26家单位相关学者,使用数字土壤制图技术估算了全球2 m土壤内无机碳的储量为2305 Pg(Pg: 十亿吨),未来30年内氮添加相关土壤酸化将导致表层土壤(0.3 m)丢失23 Pg无机碳,...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与生物体。然而,目前尚未发现铝具有确切的生物学功能。铝在淡水和土壤中的浓度可达mmol/L,相较而言,海水中溶解铝的浓度要低几个数量级,常处于痕量水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