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细胞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细胞遗传学 DNA相关记录54条 . 查询时间(0.214 秒)
大部分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的成员具有超强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是研究基因组稳定性维持机制的重要模式生物。PprI-DdrO是我们之前鉴定的一种新型DNA损伤响应系统,其通过金属蛋白酶PprI作为胁迫响应的开关,特异性地切割转录阻遏因子DdrO来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但是对于该系统激活的上游具体信号仍不清楚。2024年2月29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跃进教授、周如鸿教授和赵烨教授在N...
长期以来,DNA甲基化(5mC)作为哺乳动物中最为经典的DNA共价修饰被广泛研究,其对基因表达调控、转座子沉默、基因印记以及X染色体失活等生命过程至关重要。直到2009年,Anjana Rao实验室在Science首次报道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由一类DNA双加氧酶Tet1/2/3介导的基于5mC氧化而产生的新的DNA共价修饰——DNA羟甲基化(5hmC)1;随后,关于5hmC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意义...
DNA承载着细胞的遗传信息,其稳定传递和精确复制对于生命体生存至关重要。病毒基因组的整合、DNA错配或环境物理化学因子的影响,均会造成DNA损伤发生并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进而诱发癌症等疾病。因此,细胞进化出一套完整的DNA损伤应答(DDR)体系来应对这些挑战。同时,由于较多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会引起宿主DDR,病毒发展出相关策略来对抗宿主DDR,或者利用宿主DDR完成其生命周期,与宿主开展“博弈”。
Cornell researchers have identified a new way to measure DNA torsional stiffness – how much resistance the helix offers when twisted – information that can potentially shed light on how cells work.
2021年07月1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传茂教授实验室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长文在线发表题为“Sufu negatively regulates both initiations of centrosome duplication and DNA repl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项工作发现Sufu独立于其在Hedgehog信号通路中的经典功能,作为一个主控开关(“maste...
2021年6月10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孔道春实验室在美国科学院期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intra-S phase checkpoint directly regulates replication elongation to preserve the integrity of stalled replisom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回答了过去50年在checkpoint(细胞周期...
2021年6月15日,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教授/文路副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黄锦副主任医师团队合作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发表题为“DNA methylome reveals cellular origin of cell-free DNA ...
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大卫·吉尔伯特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回答了一个60年未解的科学谜题:DNA的复制时序维持着人类细胞中全局的表观遗传状态。在过去60年里,科学家已经能够观察到遗传信息的复制方式和时间,并确定了“复制时序程序”的存在,该程序控制着DNA片段的复制时间和顺序,但仍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特定的程序存在。
DNA复制是一个确保遗传信息精确传递的生命过程。细胞在DNA合成前期G1期时,复制起始识别复合物识别染色质上的复制位点,进一步招募DNA解旋酶MCM(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等,形成复制前体复合物,完成复制起始位点的认证。而当细胞进入复制期S期时,被认证的复制起始位点被选择性地激活使用。真核生物DNA复制起始位点的选择受DNA序列和表观遗传因素共同调控。目前,表观遗传...
近日,由中国科协委托中国遗传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所承办的“DNA存储技术”座谈研讨会在京召开。全国十几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20余位本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DNA存储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大数据存储技术,利用人工合成特定序列DNA实现数据编码存储和读取。相比于现有的数据信息存储方式,DNA存储技术具有数据密度高、保存时间长、配套设备能耗低、便于携带、运输隐蔽性高和便于多重加密等技术...
DNA是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复制是生命繁衍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步。关于DNA复制分子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杰出研究员杨薇的课题组揭示了DNA复制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上。DNA的复制由多个蛋白组成的复制体协同完成,这些蛋白包括DNA聚合酶、DNA螺旋酶、引发酶和若干辅助蛋白。早在60年前,人们就已经确认DNA是遗传物质,并且解析出...
人类细胞每次分裂,必须先复制出自身46条染色体,作为给新细胞的一套“指令手册”。通常情况下,整个程序会自动运转到结束而不出故障。但偶尔也会有意外,信息没复制上又没有适当核对,造成了缺口或断裂,细胞就不得不小心地把它们重新连接起来。染色体中某些区域被称为“脆弱位点”,更容易断裂,这些位点也是人类癌症滋生的地方。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3年1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DNA双螺旋结构早已为人熟知,而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21日在《自然·化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显示,四螺旋DNA结构,即G-四联体同样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它们形成的区域具有丰富的鸟嘌呤基础构件,因此通常缩写为“G”。
DNA 损伤效应激酶Chk1 是一种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 它是联系DNA 完整监控器和细胞周期引擎的关键介导蛋白. 通过对一系列GFP 标记的Chk1 调控结构域缺失突变体细胞核定位变化分析, 发现Chk1 C 末端调控结构域中的34 个氨基酸残基(334~368)参与了调控损伤诱导的Chk1 核积累. 同时通过构建Chk1 及不同Chk1 调控结构域缺失突变体的pXJ41 重组质粒,...
DNA is subject to various types of damage that can impair cellular function or cause cell death. DNA damage blocks normal cellular processes such as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and can have catastr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