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类遗传学 DNA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153 秒)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也是中心法则的源头。DNA代谢包括DNA复制、转录及DNA修复等。其中,DNA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精确完整地传递,而转录则是细胞身份维持和功能调控的关键。DNA复制发生在整个染色质上,而转录则只发生在染色质上的转录区。如果这两个关键的细胞过程碰撞,犹如独木桥上狮虎相遇,会发生什么呢?研究表明,DNA复制和转录在转录区域的相遇会产生大量的DNA损伤[1, 2]。为了尽量规避这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3月5日发布消息说,利用高效的古DNA捕获技术,中国科学家合作团队首次对时间跨度近7700年的山东人群(距今9500-1800年)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早期山东人群已拥有东亚南、北方人群母系遗传特点,晚期受到其他地区影响,丰富了山东人群母系遗传结构的多样性。这项山东地区先民的古DNA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山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员团队与中国多所高校及文物考古机构通过合作,最新完成距今5200到300年(主要集中在距今5000-2500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先民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表明,古代青藏高原人群和现今生活的西藏人群之间较近的母系遗传联系。这是首次系统性研究距今5000年青藏高原人群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填补了西藏地区距今3000年的数据空白,其揭示出在青铜时代农业传...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e ancestors of modern humans diverged from an archaic lineage that gave rise to Neanderthals and Denisovans. Yet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grou...
长寿老人(特别是百岁老人)往往能逃脱或延缓常见衰老相关疾病的困扰,其后代发生老年疾病的概率也要显著低于一般人群。因此,健康长寿老人及其后代往往被视作健康衰老的理想模型,基于该模型深入解析其健康长寿的遗传机理,将可能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干预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机遇。
分布在古代中国玉门关、阳关以西的人种,以其高鼻深目的面部特征被确信为印欧人。近日,复旦大学与吉林大学合作的两项DNA研究却都推翻了这一结论。
日前,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组成曹氏宗姓研究联合课题组在安徽省亳州市对约20名曹姓男子进行了DNA采样工作,希望从现代人类学角度研究曹氏宗姓流变。据介绍,DNA采样工作4月将扩大范围至皖南地区。 联合课题组由上海复旦大学新闻中心主任方明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副教授李辉等5人组成,隶属于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际基因地理人类迁徙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十个中心实验室之一。 在亳...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莱斯特大学遗传系亚力克·杰夫里斯教授发明DNA指纹鉴别技术,现如今,该校遗传系的科学家们正研发另一种新技术——DNA测姓,研究发现英国姓氏相同的人具有密切的遗传关系,未来某一天警察可以仅仅依靠一个人的DNA就知道他的真正姓氏,这项研究成果涉及到法医、宗谱、流行病学和姓氏历史领域。
中国若干考古遗址古DNA样本的初步探索。
分子生物学与考古学的交叉,既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共融趋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尤其体现为两学科研究人员视野的偏差和话语的隔绝所引起的合作各环节的阻滞。如何在学科交叉伊始,便理性地意识到并解决好这些问题,进而使学科交叉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已然成为令人思虑的现实问题。
摘要本文用饱苔的类似物,一氮胞昔( 5-azaC)处理两种人体皮肤成纤维细咆— 46, XX和46.9 Xt(X; 1)0经过一定时间培养,观察用5-azaC处理人体成纤维细咆中失活X染色体复制带的变化。发现,一。zaC对迟复制X(LX)和t(X; 1)染色体上有一条或多条复制带的染色增深,表示复制提前,大约比对照组提前复制1小时左右。n时发现t(x; 1)染色体上,受X失活中心的失活扩散影响的I...
染色体描绘技术是研究基因组进化的强有力手段之一。用人X和Y染色体文库特异DNA为探针,对3种硬骨鱼类――刺鳅、黄鳝和斑马鱼的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染色体进行了描绘研究。结果表明,在这3种鱼类的染色体组中都发现有人X染色体特异DNA的同源片段,它们散布在几对同源染色体中。但用人Y染色体DNA描绘这3种鱼类染色体时,则没有检测出可见的同源片段。同时对从低等脊椎动物到人类的X染色体进化过程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摘要例人血在体外接受60Cor-线照射后进行培养,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和14C-尿嘧啶核苷(14C-UR)作掺入实验,以反映DNA和RNA的合成能力。应用滤膜法收获细胞,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双标记样品,发现r-线对DNA和RNA合成的影响有一定规律,即随照射剂量的培加,3H和14C掺入的放射性呈指数下降。经统计处理分别得到照射剂量和3H-TdR、14C-UR掺入的放射性计数的对数值两...
摘要在人类基因组中,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它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高甲基化、重复序列DNA的低甲基化、某些印记基因的印记丢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目前研究发现,基因组中甲基化的水平不仅受DNA 甲基化转移酶(DNMT)的影响,还与组蛋白甲基化、叶酸摄入、RNA干扰等多种因素有关。DNA甲基化在基因转录过程中扮有重要角色,并与组蛋白修饰、染色质构型重塑共同参与转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