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东北亚特色库 抗战特色库 水利学特色库 近现代报人特色库 广播电视报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特色库 染相关记录47条 . 查询时间(0.081 秒)
《1939血染鄂西北:随枣会战影像全纪录》、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39年5月随枣会战的全过程。此役持续时间不长,中日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拉锯战,在战斗中,中国军人表现出守土卫国、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手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1939血染鄂西北:随枣会战影像全纪录》兼具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桂林市兴安县的界首渡口,清碧的湘江静静流淌。在这里,它只有一百多米宽。1日上午,再走长征路的记者团,以及红军后人的代表,来到江边祭奠红军烈士。祭词在阴云下雄劲苍凉地回响:“英勇红军,挥师西向,前有强敌,后有虎狼……数万将士,血洒湘江,为国捐躯,长眠山岗……英雄事迹,牢记心上,千秋万代,永志不忘。”
1936年夏,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正活动于汤原老根据地。洼区区委书记和几个青年义勇军战士押着一对蒙着双眼的青年男女来到军部。在军部,男子自我介绍说,我叫王耀钧,是奉天南满医科大学的学生,女子是他的妻子。在富县柳大林子村一带行医时,因为给在富锦、汤原一带东北抗日联军的伤员治病,被新城镇伪警察署逮捕,几天后设法逃了出来。受到我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他决定为抗日尽自己的力量,用医学知识为抗日子弟兵服务。随后他...
李汉卿,1903年出生在湖北新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家靠种田度日。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农民运动。1928年当选中共黄冈县县委常委。1935年,李汉卿被国民党抓壮丁,此后受尽折磨痛苦,在几次私逃未能成功后,终于在1938年9月的一天夜里逃离虎口。随后,李汉卿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独立游击5大队(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曾任排长、连长。1940年7月,参加彭思桥战斗。战后,奉命率部至蕲(春...
“他革命意志坚定,不怕牺牲,随同部队在大别山一带作战。由于作战英勇,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以及独立团长等职。”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档案馆内的《烈士英名录》上是这样记载李汉卿的。 李汉卿,1903年出生在湖北新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家靠种田度日。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农民运动。1928年当选中共黄冈县县委常委。1935年,李汉卿被国民党抓壮丁,此后受尽折磨痛苦,在几...
晨霭还没有散去,我们已经驾车从南阳驶上了高速。透过车窗,可见公路两边的麦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正在忙碌地抢收着麦子。这是2016年5月26日,正是豫南地区农民们喜获丰收的时节,也是我随《华夏康氏》摄制组前往太行山区采访康家人抗日事迹和慰问康家抗战老兵的日子。
康永贵,河北省遵化县乔家洼村人,1896年生。1930年因家贫搬到兴隆县大鹿圈村白石峪,以开荒种地谋生。1933年3月,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长城喜峰口、潘家口、罗文峪口。29军开赴遵化、迁安县境,与日本兵展开浴血奋战,康永贵当时正在29军服役。他见到日军进犯长城,烧杀抢掠,恨得顿足切齿,积极投入抗日斗争。由于蒋介石发出不抵抗命令,29军从长城各线撤走。康永贵不肯离开故土,悄悄回到白石峪家乡,秘密组织...
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万佛湖镇街道的一处普通居民老宅,笔者见到了现年96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王启超。得知来意,老人从座椅上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紧紧握住记者的双手。眼前的老人,显得非常平和。谁能想到,这张如此慈祥平和的面容下,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传奇:70多年前,在抗日战场上,他与日本侵略者大小交战了百余次,右腿被子弹贯穿,先后4次闯过了鬼门关,一腔热血染红了战袍。
郑宜焜,1925年8月出生在上海一个职员的家庭。一岁半就丧父,由母亲汪亚新抚养成人。宜焜是个品学兼优的青年,17岁时,他就考入上海之江大学建筑系。他爱好音乐,课余又是石人望口琴队的主力队员,口琴、手风琴、击鼓都会,能奏不少世界名曲,音乐知识也十分丰富。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也被日军占领。学校要学日语,他不愿受奴化教育,在地下党员龚兆源的引导和帮助下,他和一批进步同学于1942年秋弃...
1941年12月8日,日军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美国立即向日本宣战。已被称为“孤岛”的上海租界也挂上了太阳旗,日军铁蹄所至,一片白色恐怖。学校均要奉命登记,学生都要学日文。当时郑宜焜和姚守懿就读的之江大学,决定停办内迁。我们抗日心切,不愿做亡国奴,也不愿到大后方去。得到同学中的地下党员龚兆源的动员和帮助,我们决定到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进入新四军江淮大学学习。
血染上海滩――记八一三抗战烈士唐慧洽。
血染沙场的琼崖抗日战将――林伯熙。
符克(1915—1940),海南文昌县(今文昌市)人。1933年在越南西贡当小学教师。1935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读书。1938年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党中央派往越南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任越南琼侨救国会常委。
染出淮南一代红——刘顺元     刘顺元  淮南  农抗会       2015/11/6
刘顺元,1903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博兴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江苏省委沪西巡视员、中央局组织部干事等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顺元被派赴安徽地区,先后任中共苏皖省委书记、淮南津浦路西省委书记、淮南津浦路东省委书记等职。他一到淮南,就立即举办干部学校,从当地的工农积极分子和知识分子中大量选拔培养干部,依靠他们去建立健全县、区、乡三级党委和政府,发展各类抗日群众团体和自卫队。在发动...
黄鞅:抗击日伪血染大帽山     黄鞅  七七事变       2015/10/29
黄鞅(1922-1944),中山后山乡人。黄鞅年少时期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活动。七七事变后,年仅15岁的他参加长洲战时服务团,深入乡村开展抗日活动,唱抗日歌曲,表演街头剧。他16岁时因表现出色,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任一区区委委员。中山县青年抗日先锋队成立后,成为一区抗先队领导人,带领一区抗先队员开赴横门前线支援友军抗战取得胜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