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发育生物学 表观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045 秒)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病率高达0.4%~1%,也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脏发育受到很多基因的逐级精密调控,这些基因的突变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干细胞全能性对理解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及再生医学应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简称为ES细胞)向胚外组织发育的潜能有限,不具备全能性,在模拟早期胚胎发育及再生医学应用等方面具有局限性。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团队和香港大学刘澎涛教授团队于2017年报道了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将传统ES细胞诱导成为兼具胚内及胚外发育潜能的类全能性干细胞,并将其命名为扩展潜能干细胞...
2020年9月22日,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主办的“他山之玉”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系列讲座活动,邀请到清华大学颉伟教授,做了题为“利用高灵敏表观遗传分析技术解密生命如何开始”的在线专题讲座。
转座子(transposon)是一段自身能够插入到基因组上的DNA片段,上世纪40年代,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发现了转座子。从简单的细菌到复杂的人类,转座子广泛存在。转座子随机插入到重要基因中,会引发疾病、癌症和其他生理缺陷。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小分子RNA等表观遗传修饰严格控制转座子沉默。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基因组超过3...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转录调控、RNA加工、DNA修复和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凌宏清和鲍时来研究组最近的合作研究发现,拟南芥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SKB1可根据细胞内铁离子含量的多少,动态结合到控制铁离子吸收的转录调控基因bHLH38、bHLH39、bHLH100和bHLH101的启动子区,对组蛋白进行对称性双甲基化(H4R3sme2)修饰,调控这四个...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实验室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曾在植物中首次发现着丝粒的失活现象(PNAS,2006),并初步分析失活的B染色体着丝粒具有不分离(nondisjunction)的功能(Plant Cell,2007a)。他们还发现,玉米小染色体的着丝粒提早分离与着丝粒保护蛋白无关(Plant Cell,2007b),进一步发现失活的着丝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活性(Pl...
植物着丝粒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和反转座子,结构复杂并受表观遗传学调控。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实验室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曾在植物中首次发现着丝粒的失活现象并初步分析失活着丝粒的调控机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