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凝聚态理论 金属物理学 半导体物理学 电介质物理学 晶体学 非晶态物理学 液晶物理学 薄膜物理学 低维物理 表与界面物理学 固体发光 磁学 超导物理学 低温物理学 高压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凝聚态物理学 博士相关记录421条 . 查询时间(2.398 秒)
张坚地,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杰出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1982年在南京理工大学获物理学士学位,1986年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4在美国Syracuse 大学获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田纳西大学及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与工作(1995-1998) 。他于 1998-2008年在美国Florida Inte...
李倩,女,博士,特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在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6年底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2016年底至2020年8月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后研究,2020年11月以中科院人才计划引进回国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是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磁性材料展现的量子特性和奇异光电特性,主要方向是元素分辨和时间分辨的自旋流传输的探测...
段海明,1970年11月出生,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北地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物理学会理事,新疆物理学会副理事长。2005至2006年赴瑞典哥德堡大学物理系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凝聚态物理及计算材料科学。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Nano Lett.、...
丁汉芹,理学博士(物理学专业,XJTU)、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库物理学类专家。长期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学业指导,主要科研兴趣是理论物理中的低维凝聚态理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科研论文40余篇,部分学术成果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度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夏爱林,所在系所:材料物理与化学系,职称/职务:教授/副院长,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邮箱:alxia@126.com,团队主页:https://clgc.ahut.edu.cn/info/1035/1289.htm。目前为“功能磁性材料”科研团队负责人。团队含教授2人,副教授4人。主要以铁氧体磁性材料、NdFeB磁性材料、磁-热-电复合材料和稀土非晶及稀土锰钙钛矿磁热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制备工艺、显...
余振强,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优秀学者。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高分子液晶、发光液晶、手性发光材料、室温磷光材料及配位化学等方向的研究。将聚集诱导发光(AIE)应用于液晶分子的设计,发展了液晶基元与发光基元分离的发光液晶设计与合成方法;将手性基团引入发光液晶,发展了兼具高发光量子效率和高不对称因子的圆偏振...
范平,男,博士,物理学教授,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先进薄膜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薄膜物理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薄膜物理与技术交叉学科带头人。曾任深圳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院长、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真空学会理事长、《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编委。长期从事先进薄膜及其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研究工作。...
王斌,男,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深圳大学新锐研究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009年于毕业于香港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凝聚态计算物理方面的研究,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预测和模拟、纳米系统量子输运理论和计算等。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高水平SCI期刊发表了论文50余篇。
李冰石,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深圳大学优秀学者(2015)。聚集诱导发光分子(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由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研究组最先发现并命名,目前是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热点课题。本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AIE分子的设计、合成、光学性质及组装结构研究;圆偏振发光AIE体系的构筑;多重刺激响应AIE分子的设计和性质...
江风益,男,1963年生,江西余干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昌大学副校长、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及教育部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长期在南昌大学从事半导体发光方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博士生关曜东和博后郭喆在新型陡坡晶体管领域取得新进展,利用电学切换的纳隙去构筑陡坡晶体管。此纳隙晶体管可以在高电流密度且跨越5个数量级的范围内获得15.9 mV dec−1的平均SS值。另外,该晶体管还具有接近零的泄漏电流、高导通电流以及双极型翻转等特点。相关成果以题为“Ferroelectric Nanogap-Based Steep-Slope ...
吴强,男,1976年生,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学院“伯苓班”(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班导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委员、天津市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光电学会主任,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委,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编委,Scientific Reports(Nature publication group)编委。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
任梦昕,博士生导师,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青年科技优秀人才,天津市 131 创新型人才,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纳微尺度下弱光非线性效应及光调控应用的研究。曾获王大珩光学奖、饶毓泰基础光学奖、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在Nature Commun., Phys. Rev. Lett., Adv. Mater.,Nano Lett.,Light: Sci. & App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
胡振芃,男,博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获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南开大学引进人才,入选“天津市三年引进1000名高端人才”计划。2016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开展合作研究。2017年12月被聘为南开大学教授。迄今,累计发表研究论...
许京军,物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作于南开大学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凝聚态非线性光学及其应用研究,曾在美国、德国、奥地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个学术机构学习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