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学 创新相关记录224条 . 查询时间(0.5 秒)
2024年3月4日,经过两周的紧张的束流调试,中国散裂中子源 (CSNS)打靶束流功率达到160kW并实现稳定供束运行,超过设计指标60%。本次功率提升,是加速器功率升级两步走方案中第一步的一部分,第一步小升级就是通过同步加速器的小改进,逐步提高束流功率到200kW。利用春节假期停机,东莞研究部李晓带领RCS高频团队研制的第二台磁合金加载腔完成在线安装并投入运行;同时新增了动量准直器。黄明阳带领加...
2024年1月10日,《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在线发表了陆培祥教授领导的“强场超快光学”创新研究群体周月明教授课题组在原子光电离非偶极阿秒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 “Attosecond-resolved non-dipole photoionization dynamics”。该研究首次实现了原子光电离的非偶极电子动力学阿秒时间分辨的测量。
2023年9月22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题为《High-dimensional topographic organization of visual features in the primate temporal lob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常乐研究组完成。研究人员结合功能核磁共振、电生理记录和深度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高克林、管桦实验团队与研究员史庭云理论团队,联合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教授严宗朝、加拿大温莎大学教授G. W. F. Drake、海南大学教授钟振祥、浙江理工大学讲师戚晓秋等实验团队,在少电子原子体系——锂离子精密谱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将6Li+离子23S和23P态超精细结构劈裂的测量精度提高至10kHz水平,并精确确定了6Li原子核的电磁分布...
该项目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纳米功能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凹凸棒石黏土矿物是一种以凹凸棒石为主要成分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黏土矿物,由于独特的棒晶形貌和孔道结构,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凹凸棒石棒晶长约1-5μm,直径约20-70nm,是一种天然的一维纳米材料。但较强的氢键和静电作用力,使天然凹凸棒石棒晶大多以鸟巢状或柴垛状聚集,成为制约凹凸棒石黏土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因素。多年来,研究者...
2023年6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Immunological Reviews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研究员和上海科技大学王皞鹏教授联合发表的长篇综述:Charging CAR by Electrostatic Power,总结了静电相互作用在天然免疫受体以及人工合成免疫受体的信号传导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基于电荷的相互作用来设计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的策略。
2023年6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Immunological Reviews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研究员和上海科技大学王皞鹏教授联合发表的长篇综述:Charging CAR by Electrostatic Power,总结了静电相互作用在天然免疫受体以及人工合成免疫受体的信号传导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基于电荷的相互作用来设计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的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熊志奇团队在《脑刺激》(Brain Stimulation)上发表题为Low-intensity ultrasound directly modulates neural activity of the cerebellar cort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建立了从神经元到动物行为水平衡量超声神经调控效应的研究范式,利用双光子活体钙成像技术和阵发...
2023年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服务等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决定,授予7个团队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以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理论所、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湘潭大学、复旦大学等其他研究所和高校组建的“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将以研究物质深层次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为根本目标,通过二十到三十年的努力,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成为国际领先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
2023年3月30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 MIT TR35)中国区榜单揭晓。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冯芒研究团队与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合作,利用超冷40Ca+离子实验平台(图1),实验实现了国际上首个基于刘维尔奇异点的拓扑量子热机并展现了其动力学行为。该热机的工作物质是一个开放的(非厄米)单比特量子体系.这样的体系中存在本征能量的简并点(即本征态和本征能量塌缩到一点),称“刘维尔奇异点”(LEP)。研究通过改变量子...
电子束,在精心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在许多工业领域发挥作用。电子束可被精确加速,从而可以精确设定它们在特定介质中的穿透深度。德国弗劳恩霍夫FEP的科学家们已经利用丰富经验,在紧凑的系统中使用电子束有效处理少量的液体。最初的想法是彻底但温和地灭活病毒及细菌,以便更快和更便宜地生产灭活液体疫苗,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生物信号成分。
近日,精密测量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组宋宏伟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Daniel M. Neumark团队、新墨西哥大学教授郭华合作,结合慢光电子速度成像光谱实验和量子动力学理论,获得了多原子分子反应过渡态区域目前最为完整的图像,对于理解多原子分子反应的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化学》杂志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冯芒研究团队与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利用超冷离子实验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国际上第一个非厄米量子热机实验。该热机的工作物质是一个开放的(即非厄米的)量子体系,四个热力学冲程基于刘维尔奇异点(即体系的本征能量简并点,使本征态和本征能量塌缩到一点)的不同拓扑相,实验观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