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发育生物学 蛋白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244 秒)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开创性地运用AI辅助结构预测,建立起基于三级结构的蛋白聚类方法,并扩展为全新的脱氨酶挖掘体系,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碱基编辑工具。该项工作为蛋白功能分析、新功能元件挖掘提供了一个全新策略。新研发的碱基编辑系统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已申请PCT发明专利),有望打破碱基编辑底层专利垄断,将帮助我国在未来的生物技术产业竞...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病率高达0.4%~1%,也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脏发育受到很多基因的逐级精密调控,这些基因的突变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2022年7月20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波教授课题组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CProtMEDIAS: clustering of amino acid sequences encoded by gene families by MErging and DIgitizing Aligned Sequences”的研究论文。该论...
蛋白翻译后修饰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和 SUMOylation等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过程。组蛋白修饰在DNA复制、基因转录和DNA损伤修复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合子基因组激活和细胞谱系分化十分重要。2019年,组蛋白乳酸化作为新型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被首次报道,具有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随后的研究表明组蛋白乳酸化修饰能够调控肿瘤发生以及体细胞重编程等生物学过程,但...
为探讨饲料磷脂对已交配和未交配雌性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组织学结构和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2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日粮类型:0%和4%大豆卵磷脂;三疣梭子蟹交配处理:已交配和未交配),共4个处理组,以大豆卵磷脂0%和4%两种人工配合饲料分别投喂交配和未交配两组三疣梭子蟹雌蟹,进行了为期12周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论三疣梭子蟹是否交配,饲料中添加4%大豆卵磷脂可显著增加三疣梭子蟹的卵巢...
2017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杜嘉木课题组,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课题组合作完成的论文,以Structure of the Arabidopsis JMJ14-H3K4me3 Complex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KDM5 Subfamily Histone Demet...
阿尔兹海默病(Alzhermer’s disease, AD),又称老年性痴呆。其主要病理变化之一是病人大脑神经元中微管结合蛋白Tau的过度磷酸化而形成神经纤维缠结。除了AD,其它多个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发生过程中也有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这类疾病统称为Tau蛋白病(tauopathy)。在正常生理情况下,Tau蛋白起着稳定微管的作用,但在Tau蛋白病的病人大脑中,Tau...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受宜和张劲松研究组从大豆中鉴定出一个特殊的PHD锌指蛋白——GmPHD6。它属于PHD中的Alfin亚类,Alfin亚类普遍具有转录抑制能力,而GmPHD6例外。该研究发现GmPHD6必须与LHP1(类异染色质蛋白)相互作用,并依赖LHP1的转录激活能力,调控下游耐盐基因的表达。
2017年4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报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章海兵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RIPK3 mediates necroptosis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postnatal inflammation in Fadd-deficient mice。该研究揭示了细胞程序性坏死关键调...
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树突表面被称作树突棘的膜状突起是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主要接收位点。位于树突棘中的突触后支架蛋白对于维持其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由于神经元具有高度极性化的结构,在胞体合成的突触后支架蛋白如何被运输至远离胞体的树突棘是一个重要而有趣的细胞生物学问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佳佳研究组以先前在HeLa上皮细胞中的研究表明,SNX6是dyneinR...
病原微生物在侵染植物过程中,需要分泌效应蛋白,干扰宿主细胞活动,以利于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和定殖。但是植物通过进化,能够识别监控效应蛋白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化活性,从而激活免疫反应。效应蛋白因此会“背叛”病原微生物,导致宿主产生抗病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研究组发现,丁香假单胞菌效应蛋白HopB1是一个新的丝氨酸蛋白酶,能够在特异的位点剪切植物免疫共受体蛋白BAK1,阻断植物对细菌的识别...
盐胁迫作为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地影响了植物生长和发育。研究发现,植物内膜运输过程中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中的相关蛋白在盐胁迫信号通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关于泛素介导的内膜运输在植物耐盐机理上的研究却不是很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实验室以拟南芥为研究材料,通过生理、生化及遗传学的手段,解析了定位于细胞膜和内膜系统的泛素连接酶STRF1参与植物耐盐途径的分子机制。遗传学研...
2015年1月11日上午,蛋白质化学与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长沙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出席并主持会议。我校校长刘湘溶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出席此次学术委员会议的有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教授朱作言院士、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等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10...
神经细胞中蛋白质的错误聚集可导致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脊髓侧索硬化(ALS)和额颞叶痴呆症等(FTLD)。 突变的TDP-43常常在ALS和FTLD病人脑中聚集。TDP-43属于异种的核糖核蛋白家族,与基因转录、剪切和核小体功能相关。研究发现,突变的TDP-43对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可以产生毒性。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期,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晓江组在这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通过在...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转录调控、RNA加工、DNA修复和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凌宏清和鲍时来研究组最近的合作研究发现,拟南芥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SKB1可根据细胞内铁离子含量的多少,动态结合到控制铁离子吸收的转录调控基因bHLH38、bHLH39、bHLH100和bHLH101的启动子区,对组蛋白进行对称性双甲基化(H4R3sme2)修饰,调控这四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