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 地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地理学 地貌相关记录120条 . 查询时间(0.034 秒)
视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第5讲 地理格局的基础-地貌结构(二)。
视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第4讲 地理格局的基础-地貌结构(一)。
在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支持下,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广东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承办的“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暨第二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1年10月28日至31日在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召开。来自新西兰、波兰、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韩国、日本、中...
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研究的重要对象,目前研究较为薄弱。雅丹地貌自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命名并开始研究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更新,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对雅丹地貌的科学定义、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形成发育条件、形成发育过程、形成年代、与环境的关系和分类等8方面的进展和问题进行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明确科学定义;加强野外监...
7月27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山大学和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完成的“中国沙漠的风沙地貌与环境研究”成果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组织,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政府、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和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砂岩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andstone Landforms)”于2010年11月9日-11日在张家界举行。
上海师范大学地貌学参考书目。
2010年1月11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并为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的获奖代表颁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研究及其应用”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湖南师范大学地貌学参考书目。
岚皋大巴山岩溶地貌     岚皋  大巴山  岩溶地貌  寒武系  溶洼  丘峰       2009/10/28
认为岚皋大巴山岩溶地貌发育在寒武系石灰岩地层的高夷平面上,由于受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地表、地下岩溶地貌发育不够均匀,但以溶洼丘峰为主,溶洼往往积水成湖,是我国南北方典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区。
流纹岩地貌有其独有的特色和发育规律。本文根据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对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进行了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发育规律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流纹岩地貌景观可分为2个大类,6个亚类,16个类型单元;受区域断裂构造的控制,区内沟谷和岩嶂在平面上的发育延伸主要沿NE、NW和EW三个方向;在新构造运动和岩性差异的控制下,区内峰、嶂、瀑在垂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带性;区域现代地貌的发育肇始于晚第三...
近日,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主办的“第七届国际地貌学大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中国地理学会组织代表团出席了此次大会,IAG执行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王颖院士为代表团团长。经中国地理学会推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小平研究员当选新一届IAG执委。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消息:经过三代人、两个时期、持续近30年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1:100万地貌图集”全面编辑完成,并将在近期出版发行。
以潮汐作用为主要动力塑造形成的粉砂淤泥质海岸,亦称潮滩或潮坪.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海岸类型,在国内外分布广泛.因此,对粉砂淤泥质海岸带微地貌类型的划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上海市崇明县东部潮滩的详细观测和分析,根据潮汐水位、滩面高程、滩面组成物质、植被群落、土壤类型等差异,可将粉砂淤泥质海岸带的微地貌类型划分为潮上带的海岸(后滨)、潮间带的高、中、低潮滩或高、低潮滩(前滨)以及潮下带的水...
作为佛教东传的主线,沿丝绸之路中国段留存了大量的佛教石窟,其分布与该区域丹霞地貌的分布大致重叠。由于各地区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岩性的差异,石窟在分布、形制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本文以沿丝绸之路主线佛教东传的路线为基础,分别阐述丝绸之路天山北线、河西走廊、陇东、河湟谷地以及陕西彬县丹霞地貌区的佛教石窟以及敦煌石窟的特点,分析各地石窟形成自身特点的自然原因。文章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分布、形制以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