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学 发育生物学相关记录226条 . 查询时间(1.349 秒)
micro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和多个生物学过程。尽管microRNA通路整体对于正常发育不可或缺,但遗传学研究显示,敲除单个microRNA甚至整个家族往往不对发育造成重大影响。这一现象制约了对单个microRNA功能的解析,并提示其可能调控特定细胞的发育,或在特定条件下调控发育,或多个microRNA协同发挥功能。无论何种情况,在单细胞精度阐明microRNA的4D时空表达模式,将为相...
多倍化事件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它主要是由物种间的全基因组加倍或杂交产生。多倍化被认为是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力,在植物基因组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基因组由三个亚基因组(A, B和D)组成,其基因组的形成涉及三个祖先种的两次远缘杂交和异源多倍化过程,是研究染色体多倍化进程的重要模式材料。然而小麦的基因组巨大,且重复序列含量丰富,为小麦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
小麦是全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主要由亩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决定。穗型结构影响小麦的小穗数、穗粒数和产量,是育种改良地重要的选择性状,挖掘小麦穗发育重要调控因子与解析分子调控机制,对小麦穗型的分子设计与精准改良、突破产量瓶颈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麦功能基因组学发展较晚,穗发育关键基因挖掘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2024年2月4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肖军研究组通过结合多...
光是重要的环境信号,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参与调控植物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如种子萌发、幼苗形态建成、叶片发育、茎的伸长与生长、向光性、气孔与叶绿体运动、开花、昼夜节律及避荫反应等。植物幼苗破土见光后,光信号迅速启动,发生光形态建成,即下胚轴生长受到抑制、子叶张开并变绿以进行光合作用。这是植物早期生长的关键阶段。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出敏感的信号系统来调节光形态建成,以响应不断变化的...
光是重要的环境信号,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参与调控植物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形态建成、叶片发育、茎的伸长与生长、向光性、气孔与叶绿体运动、开花、昼夜节律及避荫反应等。植物幼苗破土见光后,光信号迅速启动,发生光形态建成,即下胚轴生长受到抑制、子叶张开并变绿以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早期生长的关键阶段。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出敏感的信号系统来调节光形态建成,以响应不断变化的...
大豆[Glycine max (L.)Merr.]起源于中国,迄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饲用作物,为全球供应了一半以上的油料产量和近四分之一的植物蛋白。目前,我国大豆供需不平衡,80%以上的大豆依赖进口。大豆是干旱敏感作物,干旱胁迫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开展大豆抗旱机理研究和抗旱品种选育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AABBDD)是经过两次杂交事件形成的异源六倍体,其融合了三个二倍体祖先不同的特性,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和环境适应能力,成为全球广泛种植的主粮作物。从进化角度讲,不同基因组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促进多倍体的演化和表型可塑性,但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小麦亚基因组的分化,主要源于不同二倍体祖先种中发生特异的转座子(TE)扩增。该研究团队前期结合高通量实验和...
植物图像包含非常丰富的信息,可以反映植物的颜色、形态、生长和健康状态等关键表型特征。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技术在植物表型组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的图像和基于图像的性状数据,这些数据是种质筛选、植物病虫害鉴定、农艺性状挖掘等应用的重要资源。构建植物图像及相关性状数据管理平台,提供植物图像及相关性状数据的集中管理、分析和共享,不仅有利于数据的查询、访问、互操作和重复利用,还有助于图像的元信息与表型数...
羊草,一种属于禾本科小麦族的优质牧草,被誉为“禾草之王”,也是我国重要的乡土草种和欧亚草原上的优势草种之一。羊草以其发达的根状茎而著称,具备耐寒、耐旱、耐盐碱、防风固沙等特点。同时,由于其高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而成为优质牧草,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然而,由于羊草基因组庞大且存在高度杂合性,导致羊草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对其卓越特性的解析具有挑战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团队对羊草基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团队通过筛选羊草资源,获得了一个组培再生性强的羊草种质,并以此为底盘,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羊草遗传转化体系。通过筛选农杆菌菌株、优化培养基组合,并利用促再生因子TaWOX5,使转化效率达到了11%。为了进一步建立羊草基因编辑体系,研究团队首先开发了基因编辑效率的快速检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将Cas9与靶点sgRNA共同转染羊草原生质体,并利用PCR-RE技术对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对来自中国不同区域的大豆品种进行转录组测序以及分析,鉴定到影响大豆种子百粒重的相关模块,并进一步从中挖掘出重要的调控因子。随后又基于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鉴定到一系列发育中持续积累的基因。基于以上两组分析获得的重叠的基因,该研究鉴定到一个新的百粒重调控基因GmPLATZ。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该基因及其同源基因的双突变体gmpla/b。这...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研究组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生物学研究。研究组围绕着丝粒序列组成及进化机制,着丝粒染色质形成和失活机制,着丝粒-动粒调控染色体分离机制这三个着丝粒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PNAS(2013,2015,2021,2022,2023), Plant Cell(2013a,2013b,2019,2020a,2020b), Genome Resear...
脂滴是一类从细菌到哺乳动物细胞保守的细胞器。它由磷脂单分子层包裹着疏水的中性脂组成。脂滴的动态变化与多种代谢疾病相关,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脂滴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也密切相关。神经系统中,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不储存脂滴,而胶质细胞储存脂滴。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的交互作用参与神经退行性过程。那么,神经细胞为什么没有脂滴?如果神经细胞出现脂滴后有什么影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ill.】属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zdeae)、大豆属植物,属内分为Glycine和Soja两个亚属,原产中国。现有大豆种质资源丰富,有适应于热带、温带、高低纬度地区广泛种植的多个品种。除了熟知的蛋白和油脂,大豆籽粒中还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特异性代谢物(Plant specialized metabol...
2023年8月7日,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南昌大学王东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团队题为“The long non-coding RNA DANA2 positively regulates drought tolerance by recruiting ERF84 to promote JMJ29-mediated histone demethyla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