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人类形态学 人类遗传学 分子人类学 人类生态学 心理人类学 古人类学 人种学 人体测量学 人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类学 基因相关记录433条 . 查询时间(1.114 秒)
“何以为人”——如何定义我们人类自身及理解人之为人的独特性,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问题。遗传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人类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现代人的由来和独特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大型国际专家团队分析了34000年前生活在西欧和亚洲的近5000名人类的骨骼和牙齿化石,创建出世界上最大的古人类基因库。通过对古人类DNA进行测序并将其与现代样本进行比较,团队绘制了基因和疾病随人口和时间推移的历史传播情况。《自然》杂志10日刊发的4篇开创性论文,揭示了这一令人震惊的结果,并为衰弱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生物学见解。
根据2023年12月13日发表于《自然》上的两项研究,澳大利亚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土著是地球上基因最独特的群体,他们的基因变异率很高,仅次于非洲人。
全国考古前置背景下出土文物预防性保护修复研讨会2023年9月17日在江苏无锡召开。会前,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了最新科技考古成果——无锡市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人骨检测报告。
2023年9月1日,《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海鹏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潘逸萱研究组合作撰写的题为Genomic inference of a severe human bottleneck during the Early to Middle Pleistocene transi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创建了快速极小时间溯祖(Fi...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宿兵团队与西藏大学、西藏阜康医院等单位研究团队合作,利用大规模WGS(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构建了首个藏族人群基因组参考面板(1000 Tibetan-Genome Panel,1KTGP)。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
“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长寿老人,虽已极度衰老但仍保持相对健康,可延缓/规避重大老年性疾病。以健康长寿人群为研究对象,解析其健康老化分子机制,可对理解人类健康老化保护机制提供新的认识,对新型抗衰老干预技术研发提供新的指导依据。
人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了与人类睡眠相关的遗传变异,然而,验证它们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期,来自德克萨斯A&M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从变异到基因定位的分析方法,证明了PIG-Q基因与人类、果蝇和斑马鱼的睡眠调节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标题为“Variant-to-gene mapping followed by cro...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新皮层的扩张与智力的提高和认知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这种扩张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大脑皮层沟回的形成,它使扩张的皮质表面积能够适应有限的颅骨空间。这些进化特征主要依赖于多种神经干细胞和祖细胞亚型及其神经源性分裂产生的更多数量的皮层神经元。近年来,许多研究都揭示了外放射状胶质细胞(oRG)与大脑皮层沟回形成有重要的联系,一是因为oRG作为人脑中大量存在的神经前体细胞,增加了神经祖细胞的种类...
2022年10月16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教授徐书华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樊少华合作,开发出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数据库PGG.SV(https://www.biosino.org/pggsv/)。相关研究成果以PGG.SV: a whole-genome-sequencing-based structural variant ...
2022年10月16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徐书华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张国庆研究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樊少华研究员合作开发的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数据库PGG.SV(https://www.biosino.org/pggsv/),文章题为“PGG.SV: a whole-gen...
2022年9月30日,分子进化领域知名国际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研究成果“Tracing Bai-Yue ancestry in aboriginal Li people on Hainan Island”。研究团队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研究了海南黎族(HNL)的遗传起源、群体历史和适应性进化;并结合我国和...
棉花(Gossypium)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多倍体研究的理想模式材料。作为真核生物尤其是植物中普遍的一种现象,多倍体通常被认为是演化创新和物种多样化的驱动力,特别是在环境胁迫条件下([1])。在异源多倍体中,部分同源基因(homoeologous genes)的表达模式既可能是直接继承了来自于其亲本二倍体中已存在的祖先状态即“亲代遗产”(parental legacy),也可能...
2022年6月14日从西北大学获悉,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近日组织专家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相关项目进行了项目结题综合绩效评价,由西北大学承担的“天山地区古代人类遗传演化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估。
丁香属为温带起源的木本芳香植物,是木犀科(Oleaceae)中较为古老的类群。全属30余种(变种),除3种在巴尔干半岛和北海道分布以外,其余在中国均有野生分布。作为东亚、欧洲和北美经典的观赏植物,丁香有着1400年的栽培历史和200年的育种历史,其药用功能的开发和芳香精油的利用在中国和欧洲由来已久。而丁香属全基因组信息的缺乏,限制了我们对其时空演化格局的解析,也阻碍了药用功能的深度挖掘和定向育种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