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生态系统生态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态系统生态学 监测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848 秒)
干旱深刻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生态干旱即干旱在生态系统层面的呈现。然而,生态干旱相关研究通常考虑水分供给(supply)不足的生态影响,忽略了不同植被类型间以及时空尺度上生态系统用水需求(demand)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气象干旱和生态系统的响应有时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甚至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上“脱钩”,给生态干旱研究带来诸多困扰。
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管理需求的日益增长,环境DNA(eDNA)监测技术已成为生态研究和物种保护的重要工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姚蒙副研究员近期在《SCIENCECHINA Life Sciences》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eDNA监测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及其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同时,团队在东湖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验证了eDNA技术在实际监测中的应用...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防风消浪、保护滩涂、净化海水和促淤造陆等重要作用,是国际上湿地生态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对象。近几十年红树林保护受到全球政府的重视,面积稳步增加,但是红树林仍面临一些列的威胁。光污染是隐秘性较强的一种威胁,被定义为“引入人造光导致的夜间环境中自然光水平的改变”。自然界中物种有着趋光性或避光性,夜光可能打乱部分生物的昼夜节律,因...
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是我国国家总体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2009~2013年)结果,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我国湿地的五大因子之一。2015年提出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也明确将外来物种入侵管控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互花米草作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严重危害区域生物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已对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尤...
在持续发生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面临发生突变的风险,从而造成生态系统诸多服务功能的退化甚至丧失。例如热带雨林可能因为持续升高的气温引发火灾转变为热带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可能因为持续的降水减少转变为荒漠,健康湖泊水体因为持续的氮磷输入导致突然崩溃等。预警生态系统发生状态转变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团队由活跃在科研前沿的青年人才组成的新团队,团队负责人胡中民教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团队主要从事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研究,通过地面控制实验、通量监测、模型模拟、卫星遥感等手段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恢复力等,团队成果发表于 Trendsin Ecologyand Evolution, Science Adva...
2021年12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启动暨2021年进展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相关领导、我校副校长高光来和科技处负责人、以及来自九个项目承担单位的50余名项目骨干参加了线上+线下会议。启动会议由内蒙古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刘崎峰主持。
2020年4月3日,以北京大学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植物所、南京土壤所、东北地理生态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担的“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重点研发专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技术及指标体系”项目2019年度评估总结会以网络视频会的形式召开。
2017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持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近地面生态系统特征参数监测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会议在京召开。 项目负责人、地理资源所王绍强研究员对项目情况进行总体介绍,并从生态系统关键参数监测新型设备研制与应用示范、设备集成和一体化平台建设、数据采集联网及并行处理支持等方面对项目整体方案进行了全面论述。
2016年10月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生态系统关键参量监测设备研制与生态物联网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会议由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王涛主持。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张望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杨萍研究员以及地理资源所科研处处长王绍强分别作为专业机构领导、业务主管部门领导、项目参与单位领导参加会议。
2014年5月12日,由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国际山地中心中国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新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环境与社会经济长期检测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案专家咨询会”在成都拉开帷幕。成都生物所所长赵新全、国际山地中心副主任Eklabya Sharma和成都山地所副书记韦方强在开幕式上向来自联合国环境保护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全球高寒环境观察研究行动(GLORIA),...
记者2013年8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生地所)获悉,“中亚干旱区千万平方公里生态监测与生态系统管理”是该所寻求的三大突破之一,其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在中亚五国建成由10个野外站组成的中亚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数据库。
2013年7月29日至31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平台(CNERN)生态监测技术研讨会与培训班在甘肃张掖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筹)组织,CERN科学委员会秘书处、CERN/CNERN综合中心、CERN水分分中心、土壤分中心、大气分中心、生物分中心和水体分中心联合主办,寒旱所临泽站和黑河遥感试验站承办。来自中科院、国家林业局、农科院、高等院校以及...
2010年6月11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物分中心在植物研究所举办“陆地生态系统生物监测数据质量管理研讨会”,会议共邀请5位专家报告人,22个CERN台站以及综合研究中心、土壤分中心、大气分中心和水分分中心共计29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邀请的专家多为数据质量标准、数据质量评价等相关领域的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报告内容对生物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台站生物监测人员积极与专家...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生态站和哀牢山生态站,近期购置了LiquiTOCⅡ(TOC/TON)碳氮分析仪和APS-3A型降水降尘自动采样器,并在2008年年末完成了相关仪器的安装、调试,正式开始大气干湿碳氮沉降监测,并将开展相关研究,以探讨我国热带雨林区和内陆亚热带森林区的碳氮耦合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