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分子物理学 >>> 原子与分子理论 原子光谱学 分子光谱学 波谱学 原子与分子碰撞过程 原子分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原子分子物理学 教授相关记录150条 . 查询时间(0.986 秒)
王崇杰,男,教授,教授课程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微波技术基础,近代物理实验,信息处理与识别技术,辐射物理,γ能谱分析技术.
岳崇兴,男,教授,研究方向 粒子物理理论、高能实验分析,教授课程 固体物理、计算方法、凝聚态物理、专业英语等。
吴亚波,女,教授教授课程 普通物理学, 原子物理学、电动力学及广义相对论与天体物理学简介等。
发布时间 2006-09-09 9月3日至5日,Fernande Vedel 和 Michel Vedel 教授应高克林研究员的邀请访问武汉物数所。Fernande 教授是法国普罗旺斯大学(Université de Provence)物理系教授,从事离子阱研究工作三十多年,是法国原子分子物理协会主席,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武汉物数所朱熙文研究员曾于十年前访问过Fernande Vedel...
刘学深,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教授,1998年以来开展了微观哈密顿系统的辛算法研究,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国家973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计算原子分子物理。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2007年4月27日讯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胡辉教授和他的合作者在冷原子研究领域获重大进展,他们首次对强相互作用费米子体系的普适热力学行为给出了一个强而有力的证据。此科研成果发表在英国出版的《Nature Physics》期刊上(http://www.nature.com/nphys)。此成...
王美山,男,汉族,1971年1月生,山东淄博人,博士,教授。2004年8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1997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原子分子物理专业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调入鲁东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量子反散射可积系统2、多原子分子高激发振动能级的动力学计算3、多原子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杨传路,男,汉族,1965年9月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博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物理专业博士后出站。现任鲁东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J.Chem.Phys》、《J. Mol. Struct.(THEOCHEM)》、《中国科学》、《中国物理快报》、《物理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等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62篇(其中SCI收录20篇,被引用...
夏临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在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得克萨斯A & M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4年8月回国到青岛大学工作。主要科研工作包括重离子碰撞理论和高温高密度物质性质研究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计算。
唐利强,男,1956年2月出生,教授,硕士,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首届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和高等物理课程教学论。近年来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丁大军,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出生于吉林,现任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现代生物物理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原子、分子和团簇性质和光激发动力学过程,飞秒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激光烧蚀。
叶朝辉,男,1942年3月出生,主要从事波谱学研究,包括核磁共振(NMR)的理论、实验技术、仪器研制诸方面。1986—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2000—华中科技大学教授;2000—华中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金玉,女,1963年7月生,朝鲜族。沈阳师范学院物理系教授,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协作成员,自1999年至今,先后承担了4门不同课程的教学工作,承担了物理系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原子物理学》、选修课《流变学导论》及研究生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半固态金属凝固技术》的讲授。在科研活动中,主持并完成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该批基金中唯一的沈阳市获得者)、辽宁省科学基金及辽宁省教委高校科研项目...
徐淑坤,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流动分析与原子光谱分析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及辽宁省自人科学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两篇部译著。
李家明,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子分子理论专家。1945年生,云南昆明人。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分子测控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七五”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中科院重大科研课题《原子分子激发态和动力过程》的研究,使我国在原子分子物理领域的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80年代至9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总结了有关原子碰撞数据和规律,获国际物理中心设立的19...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