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水生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水生生物学 结构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0.353 秒)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秦启伟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等对海洋鱼类DNA病毒结构解析和组装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海洋学院研究员黄友华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秦启伟教授是共同通讯作者。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系统生态学科组博士生张健在张全发研究员和谭香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以青藏高原拉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河流基础食源、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功能群和鱼类的碳(δ13C)、氮(δ15N)稳定同位素比率,使用贝叶斯混合模型计算了基础食源对食物网的食源贡献率,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食物网结构指标,包括营养长度(trophic length)、营养多样性(trophic diversity...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副教授侯春晖课题组、陈永龙课题组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立和澳门大学教授Edwin Cheung课题组系统地揭示热带爪蟾胚胎发育过程中染色质三维构象动态变化及其建立的调控机制,并对热带爪蟾基因组进行了重新组装。相关成果以 “Three-dimensional folding dynamics of the Xenopus tropicalis genome”为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赵进东研究员和葛峰研究员团队前期在蓝细菌中系统性地鉴定到20多种不同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揭示了这些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光合系统以及其他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PNAS,2014,111(52):E5633-E5642)。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团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蓝细菌Synechococcus sp. PCC 7002中存在一个可能的去酰基化酶Cd...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态健康研究组(杨军团队)在亚热带水库浮游动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Responses of zooplankton body size and community trophic structure to temperature change in a subtropical reservoir”为题发表在生态学领域国际期刊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1年夏季(6-8月)对杭州市境内一景观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采样, 共得原生动物样品21个。利用浮游生物研究方法对该湿地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特征、优势种分布、指示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该特征性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与水质变动之间的关系。共鉴定原生动物84种,隶属于3纲45属,其中鞭毛虫纲61种,纤毛虫纲14种,肉足虫纲9种。优势种主要为隐滴虫(Crypto...
大鲵 (或称娃娃鱼)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为我国所特有、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虹彩病毒在全球范围普遍流行,是侵染众多鱼类、两栖类及爬行类等水生动物的重要病毒病原。有证据表明,虹彩病毒是包括蛙和大鲵在内的两栖类自然种群显著下降或消亡的原因之一,而鉴定虹彩病毒病原并阐明其基因组结构特征是研发相应病害防控技术的前提。
采用人工调控环境方法对黑龙江、绥芬河大麻哈鱼发眼期胚胎群体耳石日轮进行周期性持续标记。实验分4组:1组为对照组,2-3组为变温标记组,4组为“暴气”-变温标记组,实验用发眼卵1.2万粒。待胚胎发育至耳石日轮结构形成后实施标记。实验胚胎耳石随着标记期间环境周期性变化及其持续的时间,形成相应变化节律的日轮标记区。获得各实验组设定环境的日轮标记图谱。人工环境标记的耳石日轮图谱,暗带色度加深,明带亮度增大...
采用组织化学和原子吸收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体壁结构和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体壁分为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和膜层,糖类物质各层均有分布,胶原纤维分布在除上表皮外的其他各层。在蜕皮前,糖类、胶原纤维都被重吸收,体壁上表皮和外表皮在蜕皮前形成,内表皮和膜层在蜕皮后形成。体壁粗蛋白含量在蜕皮前期(D1-D3-4期)降低(P<0.05),蜕皮后A-B期含量极高(P<0.05)...
2007年1-12月对淮河中游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24种,其中枝角类8属13种、桡足类9属11种。枝角类在4月和9月形成两个峰值, 即(28.2±21.6) ind/L和(40.8±10.1) ind/L,其优势种分别为僧帽溞 Daphnia cucullata和脆弱象鼻溞 Bosmina fatalis。捕食性桡足类-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
根据2011年春季(4—6月)对浙江南部沿岸产卵场进行的共3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共发现虾类22种,隶属于1目9科16属;虾类生物量与尾数密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均分别出现在5月与6月;细巧仿对虾、葛氏长臂虾与周氏新对虾为各月的共同优势种;5月与6月的多样性指数(H′)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样性指数(H′)和水深、底盐与生物量均呈线性负相关(P...
在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采取解剖观察、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赣昌鲫(Carassius cuvierius♀×Cyprinus carpio var. singuonensis♂)的性腺发育。经126尾鱼的解剖,结果显示:赣昌鲫的性腺发育比较特殊,性腺多为一侧发育或两侧不对称发育。在赣昌鲫的性腺部位大致有下列三个类型:(1)无性腺型(脂肪型):占24.6%,为脂肪状,没有性腺组织;(2)精巢型(包括以...
以肉食性南方大口鲇(Silurus soldatovi meridonalis Chen)为对象,研究采用PCR-DGGE指纹技术对其仔稚鱼胃肠道分化过程及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探讨了细菌群落与胃肠道分化的关系。消化道外部形态和胃肠切片显示13日龄样品起, 胃肠在结构上出现较大的分化。DGGE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细菌群落的分化始于18日龄:从18日龄样品起,肠内细菌群落明显开始分化,但在随...
为了解湘江干流水质与生物群落现状,2010-2011年对湘江的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分布进行了采样分析,利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析湘江干流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并结合水质理化指标评价其水体营养状态。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9属164种, 丰度变化在(1.83-51.1)×104cells/L,生物量变化在0.03-0.60 mg/L;浮游动物80种,密度变化在2.16-76.34个/L,生物量变化在...
舟山渔场位于钱塘江口外、长江口渔场之南, 西有长江、钱塘江冲淡水, 东有黑潮暖流, 北有苏北沿岸水和黄河冷水团南伸, 南有台湾暖流北进, 外加舟山群岛岛屿分布众多, 海水交流充分, 营养盐类丰富, 渔业资源丰富, 是许多经济虾类的产卵、索饵场所[1]。20 世纪80 年代初以来, 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该海域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 自调整作业结构, 恢复流网作业, 发展桁杆拖虾,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