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酶工程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酶工程 结构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976 秒)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专利:装载凝血酶的DNA自组装纳米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合成聚酯,被广泛用于饮料、食品包装材料以及纺织纤维。然而,其废弃物不可自然降解,导致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利用环境友好的生物法将废弃塑料降解为较低分子量单体,进行循环利用,能显著促进节能减排,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RNA聚合酶II(Pol II)介导的转录起始需要组装一种预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 PIC),在此期间,14个亚基的转录因子IID(TFIID)识别核心启动子并招募TFIIA、TFIIB、TFIIE、TFIIF、TFIIH和Pol II,依次组装核心PIC(core PIC, cPIC)、中间PIC(intermediate PIC, mPIC)和全PIC(hol...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9日凌晨0时,《细胞》(Cell)发表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课题组的一项新研究。研究首次报道了γ-分泌酶(γ-secretase)结合三种小分子抑制剂(Gamma-Secretase Inhibitor, GSI)和一种调节剂(Gamma-Secretase Modulator, GSM)的4个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阐明了γ-分泌酶识别不同种类抑制剂及调节剂的分...
由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Brian Luke和Helle Ulrich教授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已经破译了如何协调两种酶RNase H2和RNase H1从染色体上去除RNA-DNA杂合结构
蛋白ADAM10在健康的细胞间通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功能故障与神经退化、一些乳腺癌和哮喘存在关联。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志红课题组和龚鹏课题组合作,在杆状病毒巯基氧化酶P33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Three conserved regions in baculovirus sulfhydryl oxidase, P33, are critical for enzymatic activity and func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蔡刚课题组与南京农业大学王伟武课题组和中国科大刘海燕课题组合作,首次揭示了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ATM激酶的精细三维结构,为理解ATM激酶活性严谨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研发新型肿瘤放疗的增敏剂提供了重要线索,该研究成果以“Structure of the intact ATM/Tel1 kinase” 为题发表于2016年5月27日的...
硫酸乙酰肝素是在细胞表面和细胞质基质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多糖,它能与一系列的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白介素等功能性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而在胚胎发育、细胞生长、炎症反应、凝血、肿瘤转移和病毒侵染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葡萄糖醛酸C5异构酶则是硫酸乙酰肝素和肝素合成中的一个关键酶,它能将糖链中的葡萄糖醛酸异构为艾杜糖醛酸,从而赋予糖链结构上的柔性。其由基因组中单一基因编码,没有亚型,基因于1997年首次克隆,近年...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粘合剂、纤维浆料、纸品加工剂等产品。但在很多行业尤其在纺织和造纸工业的应用中,产生了大量PVA废水,很难被生物降解,在环境中造成累积,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利用酶法水解PVA能有效提高PVA的降解效率,降低传统处理工艺中的能耗和成本,显著减少环境污染。PVA的降解主要涉及到两类酶,第一步通过脱氢酶氧化P...
RNA 聚合酶-I (Pol I) 转录核糖体RNA(后者是核糖体组装必不可少的),因此这种酶是蛋白生物合成和细胞生长的一个主要决定因子。
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远紫外圆二色光谱(Far-UV CD)对重金属Hg2+作用下木瓜蛋白酶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的表征,探索Hg2+对木瓜蛋白酶变性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Hg2+是木瓜蛋白酶的强抑制剂,10-4mol/L的HgCl2可使木瓜蛋白酶丧失90%的活性;随着金属Hg2+浓度的增加,蛋白质所处的微环境和二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α螺旋+β折叠)结构总量减...
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 BChE, EC 3.1.1.8),能与有机磷毒剂或杀虫剂结合,并能水解许多酯类、肽类及酰胺类化合物,对这些化合物的中毒具有防治作用.近年来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及定点突变技术对其结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人BChE外周阴离子部位的结构有了新的认识, 并通过氨基酸替换使BChE获得了水解有机磷酸酐的新功能.
美国科学家近日利用X射线结晶学方法,揭示了控制细胞衰老定时机制的端粒酶(Telomerase)的关键部位。这一成果有望为绝大部分的人类癌症提供安全的治疗手段。相关论文2008年8月3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上。 端粒酶维持着端粒的长度,它在胚胎干细胞中高度表达,使得胚胎干细胞不断进行分裂却不会遭受染色体损伤。绝大多数成体细胞缺乏端粒酶,导致功能DNA的逐渐丧失。这被认为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