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分子生物学 南京相关记录46条 . 查询时间(1.019 秒)
近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博实验室解析了在植物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及抗病过程中SE表达受精确调控的分子机制。
2023年5月18日,国际著名期刊《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万建民院士团队题为“The transcriptional hub SHORT INTERNODES1 integrates hormone signals to orchestrate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的论文(10.1093/plcell/koad130),系统阐明了转录因子OsS...
作物的磷效率主要分为吸收效率 (PAE) 和利用效率 (PUE)。其中,PAE指作物从土壤中获取磷素的能力,其分子机制已得到深入解析;PUE则是由磷素吸收、转运、分配、同化、周转/再分配、生长发育响应等多个过程共同决定的复杂性状。其中,作物体内磷素的高效周转 (如:从源器官 [老叶] 向库器官 [新叶、穗] 的再分配) 是保证其PUE的重要前提。然而,作物体内磷素周转的分子生理机制尚不清楚。
在高等植物中,DNA损伤和修复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根据DNA损伤的性质,可以把它们分成2种主要类型,即double-stranded DNA break(DSB)和single-stranded DNA break(SSB),这2种损伤都会激活体内的DNA损伤响应(DNA damage response, DDR) (Spampinato, 2017)。参与响应DNA损伤和修复的主要蛋白有ATM...
陈芳,女,1976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获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任教,在江苏省人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中从事科研工作。本人一直从事糖尿病胰岛细胞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共发表SCI论文十八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六篇,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三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和面上项目两项;参与...
陈园园,生于山东省烟台市。2009年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毕业后任教于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本科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持及参与教学课题十余项。主要科研方向为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
刘向华,女,副教授。2002年起任职于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热爱教学,参编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材3部,主持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项,指导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多次获教学奖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各1项,发表多篇相关SCI论文。
张一鸣,1994年本科毕业进入南京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生化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获得江苏省“天空杯”虚拟教学大赛三等奖,校奖教金三等奖,成人教育优秀个人;指导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项;校教学课题1项;作为教学导师指导青年教师1人。
沈波,江苏盐城人,2009年美国南卡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现为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媒介分子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波教授是江苏省333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并入选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波教授2010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 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以主要完成人身份参与美国NIH R01项目2项,在...
李聚学,男,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和新西兰皇家农业研究所从事能量代谢和生殖发育相关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共发表高水平研究性论文15篇。论文发表的杂志包括Nature、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Medicine、Neuron、Cell...
李仲,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2007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2008-2012年,在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重大突破奖得主Helen. Hobbs 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3月到南京医科大学工作。 主要从事糖、脂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使用细胞和疾病动物模型研究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为治疗和预防脂肪代谢...
陈允梓 理学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尤其关注营养物质在其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目前实验室主要关注粘膜免疫和炎症发生过程中维生素D及其受体的作用及其机制。
张建法,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是生物钟调控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胞外嘌呤信号(5’-AMP)调控的能量代谢机制,新型生物活性的微生物多糖的发现及其结构功能、基因调控的研究。
任文华 女,汉族,1969年1月出生,山东省武城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科研领域与研究方向:免疫因子的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滚动项目和面上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各1项,并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其中2项排名第二)、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项目和1项江苏省高...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根喜教授与上海大学朱小立教授等合作在基于生物分子工程构建离子通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hodopsin-Like Ionic Gate Fabricated with Graphene Oxide and Isomeric DNA Switch for Efficient Photocontrol of Ion Transpor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