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物物理学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群落学 动物形态学 动物解剖学 动物组织学 动物细胞学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殖生物学 动物生长发育学 动物遗传学 动物生态学 动物病理学 动物行为学 动物地理学 动物分类学 实验动物学 动物寄生虫学 动物病毒学 动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动物学 南京相关记录159条 . 查询时间(0.772 秒)
南京大学张辰宇、陈熹、王延博和方雷领导的合作研究团队揭示了一个重大发现:年轻小鼠血液中的小细胞外囊泡(sEVs)具有显著延长寿命、恢复整体生理功能以及逆转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化的能力。
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以下简称“行为学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全国动物行为学第九次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0月13-16日在江苏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主办,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全力承办,会议还受到Current Zoology编辑部、江苏省动物学会、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江苏省生理学会、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
2023年11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孙少琛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Arf1GTPase regulates Golgi-dependent G2/M transition and spindle organization in oocyte meiosi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小GTP酶Arf1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对减数分裂恢复(G2/M转换)以及纺锤体组装的重...
2023年10月19日至23日,第十七届中国鸟类学大会在江苏省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以及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939名代表共聚一堂,分享和交流了近年来我国鸟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
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动物行为学第九次全国大会于2023年10月13-16日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胜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主办,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承办,Current Zoology编辑部、江苏省动物学会、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江苏省生理学会、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诺达思(北京)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2022年7月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领衔的“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姜宝玉课题组合作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澄江动物群云南虫化石的研究论文(Tian et al., 2022)(以下称为原论文)。原论文报道了云南虫化石的鳃弓由叠盘状软骨细胞结构和含有微原纤维构造的细胞外基质组成,被认为符合脊椎动物的特征。研究还通过系...
线虫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表层环境中,但由于体型小,无硬质结构,其化石记录极为稀少。索线虫是一类特殊的线虫,和其它线虫相比,索线虫体型大,琥珀中有不少索线虫及其寄主共同保存的化石。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与美、英同行等合作,通过16块缅甸克钦琥珀(约1亿年前)中索线虫及其寄主的标本开展研究,进而揭示了线虫寄生行为的早期演化历史。相关成果于2023年7月14日发表在Nature I...
羊膜动物包括现生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以及它们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羊膜动物取得了许多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尤其是具有羊膜卵。羊膜卵发育有羊膜、绒毛膜和尿囊膜等胚胎外膜。绒毛膜包裹着羊膜腔、尿囊和卵黄囊。胚胎在充满羊水的羊膜腔中发育,卵黄囊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胚胎产生的代射废物则排到尿囊中。羊膜卵外通常发育一层矿化的卵壳,既能阻止卵内的水分流失,又允许壳内外的气体进行交换。羊膜卵为羊膜动物在...
甲状腺干扰物(Thyroid disruption chemicals,TDCs)因其对脊椎动物个体发育的潜在不利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以非洲爪蛙(Xenopus laevis)为模式生物筛查TDCs的体内试验主要有两栖动物变态发育试验(AMA)(OECD TG231)、非洲爪蛙胚胎甲状腺信号试验(XETA)(OECD TG248)等,但是它们都存在很多局限性。诸如,AMA暴露时间长、假阳性率高...
池塘沉积物是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定池塘水质和维持水生动植物健康具有决定性影响。养殖池塘有机质主要来自于粪便、残饵、死亡的生物和微生物絮团等,随着养殖年限和养殖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沉积物有机质富集引起氧分布不均匀并由此导致电位梯度的出现进而引起病源、有害物质滋生,甚至导致养殖系统崩溃。因此,了解池塘底质属性及其在养殖期间的演变规律对于生态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2022年7月8日,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澄江动物群产出的云南虫,其咽弓具有脊椎动物独有的细胞软骨结构,确认了云南虫是脊椎动物的最原始类群。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领导的“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姜宝玉教授课题组密切合作完成,并于2022年7月8日发表在美国《科学》(Science)期刊上。南京古生物所赵方臣研究员以...
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前的三叶虫动物群过去主要见于浙赣地区,而上扬子区则是以笔石相地层(五峰组)广泛发育为特征,壳相地层较为少见。幸运的是,在上扬子区西缘(今滇东北-川东南一带),以泥晶灰岩、黑色页岩互层为特征的大渡河组保存有多个生物类群,如三叶虫、腕足动物、笔石、牙形类、几丁虫和疑源类,为全面揭示大灭绝前华南上扬子区的海洋生物面貌提供了重要窗口。
2022年3月15日,由南京农业大学、广西大学、陆川猪保种场联合开展的《陆川猪》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并正式启动。鉴于当前疫情形势,本次启动会通过腾讯会议召开,全国畜牧总站质量标准处赵小丽高级畜牧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张艳丽教授出席,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黄瑞华教授主持,广西大学兰干球教授、陆川猪保种场莫常信场长携团队参加。
2022年2月10日,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校动物科技学院孙少琛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Development在线发表了题为“Kinesin motor KIFC1 is required for tubulin acetylation and actin-dependent spindle migration in mouse oocyte meiosis”的研究论文,与2022年2月11日...
哺乳动物单精受精是有性生殖中一个复杂并受到精密调控的生物学过程,要求单倍体精子与卵子之间完成一系列有序的相互作用来创造新的二倍体生命。动物精子穿过雌性生殖道,在输卵管的壶腹部与成熟卵子相遇,识别、结合、穿透卵子透明带,最终进入卵周隙与卵子质膜融合,完成受精。受精后,卵子质膜和透明带都发生变化,使得其他精子不能再与卵子受精,有效防止多精受精和多倍体胚胎的形成 [1]。在人类中,尽管有三倍体和四倍体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