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生物信息论与生物控制论 生物力学 理论生物物理学 生物声学与声生物物理学 生物光学与光生物物理学 生物电磁学 生物能理学 低温生物物理学 分子生物物理学 空间生物物理学 仿生学 系统生物物理学 生物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物理学 神经元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1.486 秒)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神经活动的重要模式识别工具,备受关注。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的改进与优化工作集中于网络结构和损失函数的设计,而神经元模型的发展有限。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神经元的学习能力是生物神经系统完成学习任务和记忆任务的重要基础。这些机理可促使科学家在神经元设计和优化方面进一步提高DNN的性能。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稀土镱离子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电流及其动力学的影响. 膜片钳记录到的钠电流经过滤波过滤后储存于计算机中. 结果发现,稀土镱离子对海马神经元钠电流的增大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 100 mmol/LYb3+使电压门控性钠电流的最大电流值由2154±163 pA增大到2807±60 pA,电流幅度增加了30.3%,这与镱抑制钾电流作用完全不同. 镱作用钠电流的...
实验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表面膜上有多种神经递质受体,能积极参与脑内的信号传导,并与多种神经性疾病相关。在锥体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耦合网络中,星形胶质细胞能接受外部刺激。本文研究了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耦合系统中,将谷氨酸刺激加载在星形胶质细胞上的情况,发现神经元出现超激发现象,而神经元超激发是癫痫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并分析了耦合强度对该系统的影响,发现耦合强度是引起神经元超激发的关键因素。这些结果...
在以微流体技术加工的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混合物材料上,培养纹状体神经元图案式黏附、生长,为制备神经芯片打好基础。以微流体印刷方法在硅片上微加工四种不同的黏附底物:LN、带正电荷的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PEI和PEI+LN混合物。体外分离培养新生乳鼠纹状体神经元,评价神经元在不同图案化黏附底物上的黏附...
为探讨偏离神经元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 BF)的声刺激对下丘神经元的前掩蔽效应,实验选用5只听力正常的几内亚长翼蝠(Miniopterus magnater),记录它们的下丘神经元对偏离BF的掩蔽声和探测声(BF)的反应。结果发现,当掩蔽声向高或低频方向偏离神经元的BF时,掩蔽效应逐渐降低。根据计算出的掩蔽效应指数“R”下降50%时高、低频边的半带宽(half-band widt...
实验在40只成年SD大鼠上进行,使用常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电刺激大鼠内侧额叶前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对听皮层神经元听反应的影响.在122个神经元上观察了电刺激mPFC对听反应的影响.对其中93个神经元作了详细分析发现,有73个神经元的听反应受到易化(39个,41.9%)或抑制(34个,36.6%).刺激mPFC对听反应的影响存在最佳刺激间隔,大多数...
通过对H-H方程Hopf分叉的数值计算以及神经元放电的仿真研究,从理论和仿真实验两方面都证明了慢变刺激可以引起神经元的阵发放电。结果提示,足够大的突触慢反应可以引起神经元的阵发放电和/或超常兴奋,这或许正是某些疾病(如癫痫)突发的原因。
为了研究被试者在某种认知状态下脑功能区的连接状态,本文建立了丘脑-皮质网络的神经元群模型,模型包括三个模块,分别对应脑电头皮电极C3,Cz,C4记录的三个皮质区;输入调制信号模拟想象左右手移动的状态。仿真输出信号的alpha频带功率谱出现了事件相关电位去同步化和同步化现象,与实际脑机接口实验结果一致,然后对模型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功能相近的区域间有更强的耦合;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加,输...
提出一个新的神经信息编码假设,称为神经元簇的层次性联合编码假设。它不同于祖母细胞假设和Hebb经典细胞群编码模型,但融合了它们的优点,因而可以解释更多的神经生物学实验。
本文研究了一对抑制性突触耦合的混沌Chay 神经元的同步。研究发现当耦合强度超过临界值时,两抑制耦合的混沌Chay 神经元能达到反相的同步。于此同时,两混沌的神经元变为周期而不是原来的混沌运动。然而,如果我们考虑传导时滞,在有效的时滞下,两个耦合神经元的在相簇同步能增加。在相簇同步窗口的大小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此结果对于我们理解神经元集群的运动是一个指导。
通过信噪比的评价方式,用单个Hodgkin-Huxley神经元模型以及其所构建的双层神经元网络,来模拟生物感觉系统中检测微弱信号的随机共振现象。结果表明:单个神经元在阈值下存在噪声优化检测性能的随机共振现象,但是最优的噪声强度却随外部信号性质的改变而变化;双层神经元网络不但可以在固定的噪声强度上对一定幅度范围内的阈下信号进行优化检测,而且噪声的存在并没有降低网络对阈上信号的检测能力。
采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比较研究SD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voltage-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 Kv)单通道电流活动的动力学特性,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出生不同天数的大鼠,其下丘脑神经元上Kv通道的电流强度和电导无显著差别(P>0.05),通道电导接近120 pS;单位时间内封接膜片上N个通道的开放概率的总和升高,由第1天的0.19±0.08(...
自由声场条件下,通过给予小鼠具有不同时程(10、40 以及100 ms)、强度(最小阈值以上5、15、25、35及45 dB SPL)、呈现率(0.5、1、2、3.3、5、6.7、10和20 Hz)的纯音短声刺激,分析探讨了昆明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刺激跟随力与声时程及强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多数神经元的脉冲发放数随声强增高而增加,随短声时程的延长而减少;随声强的增高,多数神经元的临界呈现率(CPR)和最...
自由声场条件下,以强度为神经元最小阈值阈上5 dB,时程分别为40、60、80和100 ms的纯音作为前掩蔽声,观察和记录了不同时程弱前掩蔽声对小鼠(Mus musculus Km)下丘神经元发放和声强处理的影响。实验共获得154个神经元,对其中的104个神经元做了 不同时程掩蔽声影响的测试。结果发现:掩蔽声对神经元放电率的抑制作用在时间上表现为前抑制(41%,41/100)、后抑制(9%,9/1...
大棕蝠(Eptesicus fuscus)下丘神经元对重复率为10 pps(pulse per second)、30 pps的串声刺激均产生跟随反应,但对90 pps串声刺激的跟随反应则不尽相同。微电泳bicuculline阻断GABA能抑制作用后,所记录的58个神经元中,有13个(22%)放电率及串声刺激反应模式无变化;45个(78%)神经元放电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10 pps、30 pps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