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种群生态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种群生态学 生态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1.768 秒)
明确植物种群扩张的驱动机制对于预测植物种群应对环境变化、保护濒危物种与及防控物种入侵至关重要。植物种群扩张必然改变种群密度,同时,种群密度可通过影响植物繁殖力和种子传播距离调控植物种群扩张动态。然而,密度依赖性如何调控植物种群扩张动态尚不明晰。因此,生态所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通用模型框架以刻画密度依赖性对对三个关键种群扩张特征(扩张速率、边缘深度和种群连续性)的影响,同时借助于控制实验证实风力传播植...
2022年11月25至28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井冈山大学、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红壤丘陵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种群生态学前沿论坛”线上论坛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出席了本次论坛。
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红壤丘陵区农业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种群生态学前沿论坛原定于2022年11月25日至28日采用线下的方式召开。鉴于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承办方属地亦出现疫情,本着对参会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论坛组委会决定将此次论坛调整为线...
2022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在《生态指标》(Ecological Indicators)上,发表了题为Modeling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in habitat utilization of the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using self-organizing map的研究论文。该...
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大小或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和调节机制的学科。在美丽中国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实践中,我国种群生态学工作者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尺度上持续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种群生态学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种群生态学的发展,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桑寄生植物(Mistletoes)作为关键种和关键性食物资源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一类半寄生性、茎寄生灌木,全世界约有1,600种。桑寄生植物依靠特定的鸟类(主要是啄花鸟和绣眼鸟)传粉和散布种子,桑寄生植物通过种间、种内物候异步性,为鸟类提供近周年供应的花蜜、果实等食物资源,桑寄生植物和鸟类建立互惠关系。为了探讨“寄主植物-桑寄生植物-拜访鸟类”系统中的两者关系或三者关系,揭示寄主、传粉鸟...
种子埋藏对种子命运、幼苗存活、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认为风速是决定种子埋藏的重要因素,而忽略了下垫面基质的作用。风力传播过程中的种子埋藏通常发生在下垫面基质表面,而下垫面基质、风速与种子属性如何交互影响种子埋藏目前尚不清楚。鉴于此,本实验借助大尺寸环境风洞,设置11种下垫面基质类型,包括4种纯基质与7种混合基质,选取具有不同形态属性(长、宽、高、质量、投影面积、形状指数、翼负荷、...
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大小或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和调节机制的学科。在美丽中国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实践中,我国种群生态学工作者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尺度上持续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种群生态学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种群生态学的发展,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淡水渔业捕捞是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一个主要人类活动压力,过度捕捞通常会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自然种群结构发生剧烈变化,有时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从全球范围来看,内陆水域主要存在两种渔业捕捞方式:一种是针对目标鱼类的选择性捕捞,另一种是针对整个鱼类群聚的非选择性捕捞。这种针对整个鱼类群聚的非选择性渔业捕捞方式在我国内陆水体非常普遍且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但它对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仍不清楚。
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成立,是我国从事种群生态学研究的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组织。种群生态学是生态学较成熟的分支学科,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实验规范,除了自身理论体系的发展外,种群生态学日益注重与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整合,以助力解决人类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所面临的诸如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等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记者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了解到,2020年8月,海南长臂猿新添一只婴猿“平平”,2021年初“猿海”“猿南”相继出生,今年1月,海南长臂猿又添新丁。这意味着自海南启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以来,海南长臂猿已连续三年实现数量增长。经过3个多月的监测观察,今年1月出生的婴猿生存情况良好。至此,这一全球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增至5群36只。
2022年2月22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欣-唐建军实验室在eLife发表了题为"Using aquatic animals as partners to increase yield and maintain soil nitrogen in the paddy ecosystems"的研究论文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73869)。eLife杂...
栖息地片段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身体大小是影响各种动物类群生活史特征、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生态过程的重要的形态学特征,身体大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是动物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结局。与大陆种群相比,许多动物类群的岛屿种群在形态及身体大小上会出现非常显著的变化。
2020年11月13-16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与江苏大学联合主办,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师范大学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杭州市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七届全国种群生态学前沿论坛》顺利召开,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杜道林、种群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曾波教授,及来自国内近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生态学透视:种群生态学》以植物和动物为主要对象,系统总结了种群生态学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预测了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广泛涉及种群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的多个方面:从种群观测、种群实验到种群模型,从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到协同进化,从生活史到种群动态,从种群统计到种群遗传和分化,从湿地到旱地,从草地到林地,从水生到陆生,从一般性主题到特定生物类群,从种群特征到生态保育和恢复。《生态学透视:种群生态学》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