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遗传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遗传学其他学科 水稻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461 秒)
摘要生物染色体亚端粒区域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是高度活跃的。为了认识水稻染色体亚端粒区域的组织结构,用水稻第六染色体长臂亚端粒区的RFLP标记G342和R1167作探针筛选BAC文库,以得到的阳性BAC克隆为起点进行染色体步行,构建了覆盖这2个分子标记区域约500kb的BAC跨叠克隆群,将这一区域的遗传图和物理图进行了整合。对14个BAC克隆插入末端进行了亚克隆,鉴定的7个亚克隆末端为单拷贝或低拷贝序列...
摘要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利用是克服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重要途径。但在广亲和性的遗传上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不尽一致。以3种有广亲和品种参加的三交组合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品种KetanNangka的广亲和性遗传。结果表明水稻亚种杂交F1同时存在着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但雄性不育对小穗育性的作用大小因组合而异;无论是在雄性不育位点还是雌性不育位点上,KetanNangka均具有相对应的中性基因(广亲和基因);广亲和性...
摘要对比考察了农垦58s与7001s、802s与培矮64s及8902s与安农S-1等3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杂交组合的双亲、F1、B1、B2和F2世代的样本及每一个体的PE和TE的变异。无论双亲核不育基因的等位程度及栽培环境的光、温周期如何,在多数情况下都显示了如下的规律:(1)后代样本PE、TE的大小虽然形形色色,但都取决于其双亲。F1表示完全显性甚至超显性。(2)F2个体的PE或TE、尤其同一...
摘要光温敏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性状的稳定非常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这一性状的遗传模式缺乏了解。从粳型光敏不育系N5088S中分离出仅存在临界温度差异的变种H5088S。以两者为亲本,构建了包括正反交、回交及F2分离群体在内的7世代群体。将每粒谷苗一分为四而形成基因型构成相同的4套材料,每套材料接受一种温度处理,以花粉育性为指标采用IECM算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后育性的变化趋势虽然相似,...
摘要利用基于混合模型的QTL定位方法研究了由籼稻品种IR64和粳稻品种Azucena杂交衍生的DH群体在4个环境中的QTL上位性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上位性是数量性状的重要遗传基础,并揭示了上位性的几个重要特点。所有的QTL都参与了上位性效应的形成,64%的QTL还具有本身的加性效应。因此传统方法对QTL加性效应的估算会由于上位性的影响而有偏。其他36%的QTL没有本身的加性效应,却参与了...
摘要以2个籼型杂交稻—汕优63(A)和汕优22(B)、2个地方糯稻品种—黄壳糯(C)和紫糯(D)和3个粳稻品种—合系41(E)、楚粳12(F)和8126(G)为材料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Resistance Gene Analogue, RGA) 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品种间以及粳稻品种间的抗性遗传较为相似,其相似系数分别为0.86和0.84。糯稻品种间以及糯稻、杂交稻和粳稻品种间的抗性遗传...
摘要研究了早籼核不育系6442S-7与明恢63等16个中迟熟品种杂交F及其部分组合F2和B1F1的抽穗期遗传,结果表明,6442S-7具有完全显性早熟特性,主要受2对无连锁关系的显性早熟基因控制。同时,还对IR68,献国、9311和BG1639等其他4个迟熟品种与6442S-7杂交F1和F2代,以及三交F1代的抽穗期进行遗传分析,发现IR68、献国、9311和BG1639等4个迟熟品种均含1对等位...
摘要收集了源于珍汕97/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中与产量库容有关的10个穗部性状的表现型数据。总体上,每穗颖花数与每穗二次枝梗数、每个二次枝梗上的颖花数、颖花密度有更大的相关性。对所研究的10个性状,两年间共检测到53个QTLs。约43.4%的QTLs能在两年同时检测到。5个染色体区域(第1染色体上G359-RG532和C567-C86-RG236,第2染色体上R712-RM29,第6染色体上P-...
以粳稻Azucena为父本与籼稻IR64杂交发展的一双单倍体(DH)群体,与籼稻IR1552杂交发展的一重组自交系(RI)群体为材料,应用分子标记图谱对2个群体在大田和盆载2个环境下的穗长进行QTLs及上位性效应分析。DH群体中共检测到6个穗长QTLs,位 于第1、4条染色体上的3个QTLs,在2个环境中稳定表达,未检测到上位性效应,加性效应为穗长遗传主效应:RI群体中,共检测到3个穗长QTLs...
摘要 运用RAPD和ISSR技术分析水稻化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态性。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RAPD引物12条,ISSR引物7条。RAPD引物共扩增到85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9.4%。ISSR引物共扩增到34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3.0%。对两种标记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极其类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74 )。聚类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的品种聚...
摘要以Kinmaze(粳稻)/DV85(籼稻)的重组自交系F10世代群体检测了影响水稻低温发芽力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通过测定不同时期的低温发芽率,确定了15℃低温、第10 d为检测低温发芽率的最适处理温度和时间,该条件下能够充分检测到品种的差异和分离群体的变异。通过设置对照,证明所检测的低温发芽率不受休眠及二次休眠的影响。15℃低温、第10d时,Kinmaze的发芽率达35%,DV85...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其遗传基础复杂。本文对这种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类型和表现,特别是前人推导两种解释杂种F1不育性遗传模型的研究方法、优越性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与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在水稻亚种间杂种F1不育性遗传研究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一些问题上已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如这种不育性的表现,细胞质的影响,杂交F1的染色体配对行为等;而在雌雄配子败育的作用大小,不育基因位点数目及不同不育...
对粳稻农垦58经空间诱变产生的大粒型突变体进行大粒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和育种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型突变体的籽粒大小(以籽粒体积表示)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大粒型突变体谷粒细长,具馨香味,外观品质优,对粳稻的亲和性好,是一个罕见的优质米资源。以大粒型突变体为供体,高产、外观米质差的晚粳推广品种为受体,采用不饱和回交结合分离世代糙米外观品质鉴定的方法,将大粒型突变体的优质性状导入晚粳背景,选育...
专著信息 书名 抗水稻纹枯病遗传研究的改良方法及其验证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作者 陈宗祥,邹军煌,韩月澎,徐敬友,童蕴慧,于恒秀,张亚芳,潘学彪 第一作者单位 出版社 中国水稻科学,16(1):74-76,2002 出版地 出版日期 2002年 月 日 标准书号 介质类型 页数 字数 开本 相关项目 水稻抗纹枯病种质的创新及抗病育种思路的建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