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分子生物学 水稻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147 秒)
2023年8月30日,The Plant Cell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斌研究组完成的题为“WD40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Ehd5 positively regulates flowering in rice (Oryza sativ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一个最新克隆的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Ehd5,通过影响开花基因Ehd1,Hd3a...
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重金属镉污染严重制约我国稻米的安全生产,揭示水稻稻米镉累积分子生理机制,培育稻米低镉累积水稻品种,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
盐碱胁迫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存活率与最终产量。然而,关于水稻盐碱耐受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构建了水稻苗期盐碱耐受性温室大规模高通量鉴定体系。科研人员利用该鉴定体系在700余份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得到一份强耐盐碱的水稻种质资源,并命名为SATR (Salt-Alkali Tolerant Rice)。研究进一步以敏感型栽培稻品种93-11为对照,对SATR进行耐盐碱性...
作物的磷效率主要分为吸收效率 (PAE) 和利用效率 (PUE)。其中,PAE指作物从土壤中获取磷素的能力,其分子机制已得到深入解析;PUE则是由磷素吸收、转运、分配、同化、周转/再分配、生长发育响应等多个过程共同决定的复杂性状。其中,作物体内磷素的高效周转 (如:从源器官 [老叶] 向库器官 [新叶、穗] 的再分配) 是保证其PUE的重要前提。然而,作物体内磷素周转的分子生理机制尚不清楚。
2018年1月8日,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推荐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项成果是李家洋、韩斌、钱前、王永红、黄学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历时逾20年合作完成,给予了品种设计育种研究领域新的启迪,将极大推动作物传统育种向高效、精准、定向的分子设计育种转变。 该项目围绕“水稻理想株型与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这一核心科学问题,鉴定、创...
李广贤,女,1974年生,山东邹城人,副研究员。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7月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14年7月获山东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7月至今,一直在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工作,现任水稻遗传育种室副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和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研究。多年来通过种质资源的引进创新、育种方法的改进与完善及育种规模...
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余淑美实验室于2009年10月6日发表重要论文Coordinated Responses to Oxygen and Sugar Deficiency Allow Rice Seedlings to Tolerate Flooding,发现水稻耐淹水的关键基因,揭开数千年来所有谷类作物中,只有水稻种子可在水中发芽及成长的秘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