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中国语言 语法相关记录339条 . 查询时间(0.031 秒)
陈伟蓉著A Grammar of Southern Min: The Hui’an dialect (《闽南(惠安)方言语法》)于2020年2月由德国De Gruyter Mouton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基于语言类型学框架和自然会话语料,对福建惠安闽南方言(隶属于闽南方言泉漳片)的形态句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写。全书共二十五章,除引言(第一章)、音系(第二章)和结论(第二十五章)外,分为四个部分:名...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同等学力加试汉语语法学基础自命题大纲。
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838朝鲜语语法考试大纲。
西宁方言由于和周边语言的接触关系,语序具有明显的SOV类型特征,与这一语序特征相和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前置词逐渐弱化,后置词比较活跃;其中方位词的语法化是西宁方言后置词的重要来源之一,有些方位词已经语法化为宾格标记,这种变化和周边SOV语言的接触密不可分。如果跨语言比较,方位词的这种语法化路径有一定的共性。
在北方方言中,“瞎”有行为动词、性质形容词、预设否定副词三种词性,具有多种语法作用。性质形容词“瞎”与反义词“好”组合,构成反义联合短语“瞎好”,后来演化出反义复合词和评注性副词用法。在描写“瞎”及“瞎好”的语法、语用和语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瞎”“瞎好”的语法化,并探究其语法化动因和机制...
鉴于当前的疫情形势,原定于2020年8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十一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暨纪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讨论会”将延期举办。会议筹备组现确定新的会期为2020年12月4日至6日。视防疫形势发展情况,会议筹备组将在九月中旬之前发出通告,确定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形式或线下形式。
鉴于当前疫情等因素,原定于2020年9月26日至27日在河南开封举行的第十届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会议筹备组决定延期举办。请各位专家学者关注会议的相关后续通知。
2020年5月15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线上举办2020春季学期学期“汉语国际教育系列”学术讲座,题目为“语法教学理念的再探讨”,主讲人是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晶凝。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讲座。副院长王彦伟主持讲座。晶凝首先从一个学界争论已久的问题谈起,即在二语教学中教师是否可以或应该进行显性的语法教学。她表示,目前一些学者倾向于在教学中减少对语法规则的阐述,但是外语教师在课堂上...
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汉语语法学在中国的诞生。文章依据语言研究的目的与任务,从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本体研究内容、应用研究这三条线索陈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近百年来的进展状况。在理论方法的运用上,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而且研究者面对汉语事实已不单单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方法,也提出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主张;从研究内容看,已从“以描写为主”进到“以解释为主”,这体现了现代汉...
第十届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定于2020年9月26—27日在河南省开封市召开。会议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方言》编辑部、河南大学联合主办,河南大学文学院承办。会议将就汉语方言语法调查研究的相关问题展开交流,尤其欢迎方言语法调查方法、方言语法与历史语法、方言语法与语言类型、方言语法与语言接触等方面的论文。凡有意与会的学者,请于2020年4月15日前将论文提要电子版发送至会务组邮箱xlphg@163.c...
第四届主观化理论与语法研究学术研讨会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拟于2020年9月18-9月21日(9月18日报到,9月19日-20日会议,21日离会)在四川大学举行,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前来交流研讨。1、主观性与主观化理论与应用;2、主观化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语法研究;3、其他相关研究。
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三峡大学联合主办、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商务印书馆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9•语言学)暨第十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语法化问题青年论坛”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新加坡和国内(包括香港)高校、科研机构语法化研究领域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宣读研究成果。
“第十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10月25—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本次研讨会作为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由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等13所高校合办。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古汉语语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海棻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1月4日在美国加州逝世,享年82岁。王海棻,1937年8月1日出生于河南郑州。195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南开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毕业。先后在北京函授学院、故宫博物院工作,1978年5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1997年退休。王海棻先生在古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多有建树...
汉语被动标记“得”遵循了世界语言中“获得”义语法化为被动标记的普遍模式,即GET(‘to get’,‘toreceive’,‘to obtain’)>PASSIVE,汉语动词“得”的“获得”义及由其引申而来的“遭受”义共同构成其语法化为被动标记的语义基础。被动标记“得”发生语法化的结构为“受事主语+得+NP+VP”,语法化机制为重新分析,产生时间不晚于晚唐五代时期,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被动标记“得”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