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植物园相关记录1997条 . 查询时间(0.294 秒)
2024年5月8日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工作人员贺赫和林冠生态学研究组工作人员李洪林前往勐仑中学,面向雨林恢复社团成员开展活动。共25名高一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2024年4月26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围绕“博物”主题,开展“酷虫世界”研学培训,园内23名研学导师参与新课程的体验和培训。
近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 年第一批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名单中,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又有4个木兰新品种获得证书。分别是‘大唐含雪’含笑、‘老寿星’玉兰、‘绿香’玉兰和‘景华’玉兰。
2024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第73期“成长中的望天树”活动走进勐腊县勐醒小学,开展科普讲座活动。版纳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工程师曾刚、环境教育中心组长景兆鹏为勐腊县勐醒小学六年级的100多名同学做了科普报告。
裂萼豆蔻(Amomum schistocalyx Y.H.Tan&H.B.Ding),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2019年6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科研人员在缅北实皆省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开展第八次中缅联合科考时,发现该种姜科植物,并引种回版纳植物园,后研究发现为豆蔻属新种,并于2020年将该新种发表于期刊PhytoKeys上。
近日,根据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关于评选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国科发才〔2023〕202号),经各地、各相关部门逐级推荐和评选,秦岭国家植物园科普中心入选“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气候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支撑要素,为地球上的生物构筑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据预测,随着全球平均气温和降水的持续变化,非洲地区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许多具有较高灭绝风险植物原始栖息地的环境,从而使其地理分布范围发生变化。非洲特有植物类群由于其生物复杂性低,适应范围窄,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地理分布变化。此外,人为因素也会对物种的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物种资源,有...
2024年4月13日至17日,值西双版纳州傣历1386年泼水节,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第十一届兰展期间,环境教育中心面向入园游客开展趣闯“兰”关 · 共绘“兰”图系列科普活动,旨在让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有趣的游戏闯关形式,深入了解兰花迷人的结构,欣赏兰花的多样性之美,理解兰花的进化之谜。
我国有近16亿亩沙地,治沙工作任重而道远。提高沙生植物可利用水分及养分是沙地植被重建的关键。近日,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植被恢复生态学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蓄水保肥型营养钵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开展沙地生态修复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效,有望为沙地治理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温度变化影响植物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低温促进植物的免疫反应,这一过程可能涉及植物激素水杨酸(SA)信号转导途径。然而,低温信号如何协调SA信号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近日,由陕西省西安植物园特色观赏植物引种驯化选育及应用研究团队引种选育的‘无敌贝拉安娜’、‘无尽夏’2个绣球品种,水生植物与湿地修复研究团队引种选育的‘阿肯赛’、‘彼得’、‘粉牡丹’、‘玛依拉’4个睡莲品种以及‘赛博斯坦斯’、‘佛朗斯’2个玉簪品种通过2023年度陕西省林木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林木良种证书。同时,由特色农业与环境植物学团队引种选育的‘波尼’、‘马罕’2个薄壳山核桃品种通过了...
湖南报春苣苔(Primulina hunanensis K. M. Liu & X. Z. Cai)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对于弱光、贫瘠的洞穴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强,在物种进化和对环境的适应上独具特色。湖南报春苣苔花繁艳丽,株形优美,具有极佳的园艺种植价值。但其生境特殊,分布范围极窄,仅在湖南省的一个县内有发现,估计野生种...
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健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逐步建立国家植物园体系,进一步促进中国植物园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并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公园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组、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东亚植物园网络(EABGN)等联合主办的2024年植物园...
迁地保护是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的研究往往多关注非生物因素对迁地保护成功的影响。2024年来,生物因素(如动植物种间互作)在植物迁地保护中逐渐得到重视。当前,多数研究仅关注互惠(如传粉)或者拮抗(如植食)作用,但是这两种作用往往同时发生,即可能同时面临天敌逃逸带来的优势但又面临传粉昆虫不足的风险,因而需要同时关注并整合在迁地保护管理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 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于1959年领导创建,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设有分部。1998年成为首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2011年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