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其他学科 植物相关记录55条 . 查询时间(0.377 秒)
中国科学院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于2023年11月22日正式揭晓。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孙航副理事长、黄三文副理事长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铭,浙江大学生物信息学学科带头人。2004年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毕业,2005年回国工作于浙江大学,任副教授(2006年)和教授(2010年),生物信息学系主持工作副主任(2006-2010),院长助理(2005-2014);2008.5-2009.6借调科技部基础司工作;2012.12–2013.12年挂职内蒙古民族大学任校长助理。长期从事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方面的科教工作,致力...
刘建祥,“杰青”、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3年在国际水稻所(IRRI)进行博士论文研究;2003年6月在浙江大学参加工作;2003年11月至2009年12月先后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美国依阿华(IOWA)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12月至2017年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调入浙江大学。先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
马克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士学位,1987年获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1991-1994年在植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到植物所工作。1997年入选中科院“引进人才计划”。在Science、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Ecology Letters,Ecology,Glo...
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for Plant Diversity and Biogeography of East Asi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前身为1993年在吴征镒院士提议下成立的所级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于2006年12月进入院重点实验室行列,曾用名“中国科学院生物...
近日,入侵生物学团队先后在国际生态学期刊Oecologia,Physiologia Plantarum,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上发表关于表型可塑性与外来植物入侵性关系最新研究成果。表型可塑性是较早提出的解释外来植物成功入侵机制的假说之一,但可塑性能否促进外来植物入侵至今仍无普遍接受的结论。团队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验证发现,这种不一致结论是可塑性量化...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2021年发表论文。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组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开展合作研究,通过多方面的证据显示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HGT)在独脚金内酯与karrikin信号途径起源和演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潘庆民研究组和韩兴国研究组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大型植物功能群剔除实验,结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在Cedar Creek的物种剔除实验,发现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多样性丧失的情景下可表现为正相关、不相关、负相关和单峰曲线等关系,部分物种丧失后剩余物种的补偿作用,即补偿效应是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负
近日,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五植物专题之课题三"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综合评估”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的许琨、黄华、朱文浩(科考分队编号〔2021〕260号)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芒康县、左贡县、八宿县,林芝地区的察隅县开展了为期10余天的青藏高原旗舰、极度濒危和球根宿根类植物调查评估与综合保护调查。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与重庆师范大学杜习慧副教授发表综述;该综述结合新获得的基因组测序数据,通过对177篇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就羊肚菌的有性生殖类型和过程、交配型基因的结构和演化、交配系统、性别演化、无性生殖、以及交配型对无性生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羊肚菌属真菌交配系统、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现存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2021年8月30日,从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导师奖评审结果通知获悉,版纳植物园博士毕业生丁文娜的博士学位论文《横断山及其周边地区高寒植物多样性的起源与演变》入选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论文指导教师星耀武研究员荣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与菌根”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黑孢块菌可以与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幼苗较好的形成外生菌根,并显著促进蒙古栎生长发育(Wang et al., 2019),但是外生菌根如何调控根际生理生态,进而影响蒙古栎生长发育仍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学礼带领的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团队等以天然玫瑰精油的发酵生产为案例,首先在酿酒酵母中筛选到代谢截流效果显著优于经典动态调控启动子ERG1的功能元件——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ERG7启动子元件。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校统一命题《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