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相关记录51条 . 查询时间(4.42 秒)
余增亮;资深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物理与生物交叉,特别是研究低能离子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例如:低能离子在生命起源、进化以及在星际分子形成中的作用,离子束生物学效应等。是我国离子束生物技术和工程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国际著名学者,由国际权威出版机构Springer-Verlag出版了其专著“Introduction to Ion Beam Biotechnology”。主持过十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
史保森,男,教授。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导师郭光灿院士。1998年留校任教。1998-2000年任讲师,2001年任副教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同年被聘为教授。1998年起在学校“211”工程的支持下负责筹建非线性光学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量子信息实验室。所领导小组在国内率先制备了脉冲纠缠光子对。2001年四月-2004年十一月作为日本科学技...
周正威, 1973年2月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光电子专业,2001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毕业并获博士学位,师从郭光灿教授。目前的研究兴趣是: 量子信息理论与多体系统的量子模拟。代表性文章:1.Overlaying optical lattices for simulation of complex frustrated antiferromagne...
韩正甫,男,教授。现任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主任。研究兴趣与方向有:量子信息、量子密码协议、方案及其应用;量子信息学单元器件的设计与研制。发表文章:Shuang Wang, Wei Chen, Jun-Fu Guo, Zhen-Qiang Yin, Hong-Wei Li, Zheng Zhou, Guang-Can Guo, and Zheng-Fu Han.2 GH...
何力新教授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 并于1997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 1998 - 2003年在美国Rutgers 物理系师从 David Vanderbilt 教授学习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并获博士学位。2003.9-2006.1在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Dr. Alex Zunger 领导的固体理论小组从事半导体量子点的理论研究工作。2006年1月作为国外杰出人才 (百人计划)...
李传锋,男,教授,1973年2月出生于山东。1990年由莱芜四中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读本科、研究生,师从郭光灿院士,1999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和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低维固态量子系统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期望能够建立一套有特色的量子纠缠网络并利用所发展的量子信息技术探索量子物理。李传锋已在Nature Photonic...
郭光灿教授,1942年生于福建惠安。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光学和物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一系列国际水平的成果,被中科院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中科院方向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量子通信和量...
刘晓星,男,工学博士;200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天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法国格勒诺布尔综合理工(Institut Polytechnique de Grenoble, INPG)做博士后,从事粉体物料的填压、烧结及力学测试等的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研究。2010年10月至2012年9...
袁方利 博士,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年6月开始在中科院过程所工作。2003年1至2003年12月在韩国化学研究院做高级访问学者,2007年4-6月受邀到韩国地质与资源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2009年2-4月在日本埼玉大学做高...
谢品华,生于1968年,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污染光学监测新技术和光学遥测技术研究。1989年毕业合肥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分别于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分别在德国海德堡大学、马普化学所、日本千叶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多次承担和参加国家863、国家民用航天、中科院方向性创新项目。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文章40多篇。曾获第10届安徽青年科技奖以及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提名奖。
陆亦怀,男,1954年生,研究员。现工作于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环境污染光学监测新技术、目标特性及遥感监测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多项国家、省市攻关的研究。重点研究环境污染的光学探测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
余增亮,男,1944年出生。1967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系。1967-1975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学研究所从事微波器件研制。从197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研究中性粒子束注入器,1980-1982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所从事中性粒子束注入等离子体研究。1986年发现离子注入水稻生物效应,提出低能离子能量沉积、质量沉积、电荷转移引起生物效应的假说。此后,离子束在生物学中应用...
杨剑波:研究员,长期从事生物物理研究。把物理诱变技术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探索作物遗传育种新途径、新方法。在系统研究低能重离子注入诱发生物体性状变异的基础上,从DNA序列特征变化入手,研究揭示了离子注入诱变的分子机理。并发现离子集束注入对植物细胞壁的刻蚀穿孔作用,从而建立了一种具有我国自由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新方法。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各一项。积极探索植物分子育种的新途径...
詹福如,男,博士,研究员,研究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后分别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和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2年-200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现负责物理组工作,主要研究单离子束精确辐照技术,低能离子细胞刻蚀技术,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以及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项内容。近年来主持了单离子束在线检测技术和离子束时间分辨检测技术系统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3...
黑国庆,男,1953年生。1976年毕业于美国Wisconsin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学位。1983年获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实验病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放射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终生教授。1995年起受聘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兼职教授。美国NIH化学病理学研究学会理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