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中国语言 外国语言 文学 艺术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 壮族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117 秒)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壮族人口有16926381人,主要分布在广西(14448422人)、云南(1215260人)、广东(877509人)等3个省/自治区。
清代壮族诗人的农事诗具有多重书写向度与情感指向。一是通过对壮乡农事活动的呈现与描述以表达其同根意识与乡土情怀;二是揭示清末壮乡农事遭破坏的社会根源以抒写其家国情怀;三是反映其以民为本的农耕伦理观念。清代壮族诗人的农事诗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多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澳大利亚学者贺大卫三本关于壮族仪式经文的译注《杀牛祭祖》《招魂》《汉皇与祖皇》呈现了进入异文化仪式经文研究时的可操作性步骤:在长期、多次的田野作业中把握仪式面貌,基于仪式文化背景和精细审慎的手抄本比较与考订,以经文持有者或仪式实践者所提供的解读为根基,形成对经文的疏解。手抄本与仪式演述之间的差异,可引导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口头表达艺术的独特性和仪式经文发挥效力的方式等。
食人习俗作为区隔文明与野蛮的一种表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广泛记录。人类学家的研究多从身体隐喻与仪式实践入手来呈现食人习俗的象征意义;历史学家则力图回溯不同食人习俗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具体意涵。广西中部的壮族至今在丧葬习俗中仍保留着食人传说的仪式文本与仪式实践。师公通过操演董永拒吃人肉的故事,既重塑了董永的形象,又在仪式中展现了孝道叙事的具体意涵。同时,依据富有张力的文本书写而展现的仪式实践与话语,逐...
第二次壮族文学(广西)研讨会2013年1月1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与第一次壮族文学研讨会的举办时隔26年。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会长黄佩华认为,近20多年来,壮族文学日渐式微,落后于藏、回等少数民族文学。此时亟待重塑壮族文学新局面,壮大壮族作家队伍,加大壮族文化事业的投入。
布傣(或布岱)人是一个只有一万七千多人的小族群,聚居于中越边境线中方一侧的广西龙州县金龙镇。金龙布傣人与龙州一带其他壮族族群(如布侬)相比,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即天琴与长袍黑衣。多年来由于其风俗、环境奇特,不断吸引越南、泰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自治区民语委)于1954年成立,1986年前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行政单位,1986年改为正厅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负责全区11个世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监督工作,管理已经国家批准有正式文字的壮、苗、侗、彝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推行使用的各项事务,以及上述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由平果县人民政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央民族大学壮侗研究所、北京“三月三”民歌节组委会联合举办的《平果壮族嘹歌》推介会暨嘹歌文化讲座于近日在北京举行。平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梁庭望、朝戈金、张公谨、黄凤显等7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海外人士的高度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壮族女性写作的行列中陆陆续续出现一些年轻的身影,她们的创作先后获得过各种奖项。当代壮族女性的书写,承续着对民族、文化、历史和现实的叙事,她们的创作在对于本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审视中,给予了独具魅力的想象。女性通过写作使自己的民族记忆成为一个可感可触的实体,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
应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之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聂鸿音研究员日前在该系作了题为“文字的起源与类型”的学术报告,其中利用较长时间介绍了近年在云南省富宁县发现的壮族“坡芽歌书”,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
壮族“板鞋舞”     板鞋舞  壮族       2008/6/17
1990年国庆节上午,中南海怀仁堂的大草坪上,中央领导兴致勃勃地观看广西南丹壮族舞蹈“板鞋舞”。新颖独特的表演及恢谐的情趣,引得他们开怀大笑,掌声和笑声响成一片。亚运会期间,“板鞋舞”在北京参加了十四场演出,受到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板鞋舞”是生长于壮族民间艺术沃土上的一朵瑰丽奇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力丰富,它借助道具敲打和音乐伴奏,跳出协调一致的优美舞姿。一般由九位壮族男女青年三人一组,...
壮族让路词     让路词  壮族       2008/5/10
在广南县八宝镇壮族村寨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让路词》:“窄处相遇,让路有律:老重我重,应我避让;我轻老重,热心帮忙;老轻我重,亦应我让;学会让道,心地贤良;跟老人抢道,性如豺狼”。   受《让路词》的熏陶,壮族村寨都具有尊老敬老的美好风尚。父亲或母亲年满60岁这一天,要杀鸡宰猪备办酒席,给老人做“花甲大寿”,亲友们都会带上“寿比南山”的贺联,提上合老人胃口的食物,或是给老人特意缝制的衣服,来向老...
概述了壮族板鞋舞的起源和发展,对板鞋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和文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壮族板鞋舞既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体育手段,板鞋舞不仅具有民族性、地域性、集体性、交融性、观赏性和综合性等文化特征,而且还具有健身、健心、体育旅游开发等社会价值
壮族聚居的地区,大多是高山峻岭,交通很不方便。由于环境和历史的原因,那里的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文盲和半文盲的人口比例还相当高。平常他们的语言交流都是使用壮话。就是进过学校,能说会写的壮族文化人,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在说话或写作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带有“夹壮”的现象。所谓“夹壮”,就是壮族同胞在说话或写文章时,用壮语的近音去发汉语中他们母语里没有的语音和用壮语语法规律去组织汉语的句子的现象。无论是语法上的...
鲁迅的作品在中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几十年来,他的小说、叙事散文和杂文都先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他那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国内外读者,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然而,由于鲁迅作品产生的年代与现在不同,当时的白话文与现在的规范汉语也有不少差距,因此,在教学中碰到不少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关系到语言的规范问题。尤其是壮族学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